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食夜话

(2011-06-07 21:40:55)
标签:

美食

海宁

四川

麻辣龙虾

小龙虾

杂谈

                                        美  食  夜 

    中午应朋友之邀,到府直街一家新开的“周味馆煲店”吃海宁特色煲。从名称上看应该是海宁姓周的老板开的,但菜的口味却带有浓浓的川味,明显是麻辣龙虾的味道,不同的是配料十分丰富。先上来一只蟹煲,感觉配料新鲜,内容有:年糕、对虾、土豆、豆腐、鸡爪、大白菜、青菜、冬瓜等。第二道是牛蛙煲,到第三只对虾煲上来,我明白了,里面的内容大体相仿,口味也差不多。只是由于配料讲究别出心裁,且店又小,食客排队等候,看来周老板是赚大了。
    从吃上做文章,印象中广东的朋友比较会玩花样。山珍海味必不说,飞禽走兽也不在话下,有什么好吃的,广东人敢为天下先,仅是喝早茶,广东人也能吃出别样风味来。然而,自从果子狸身上吃出“非典”后,广东人在吃的问题上就小心翼翼起来,不敢再象从前放肆了。倒是四川的朋友不甘寂寞,带着酸菜、辣椒闹荡天下。于是乎酸菜鱼、麻辣龙虾大有一统天下的气势,辣遍了大江南北。海宁的周老板挂的是海宁的牌子,内容却是四川的,他打这个主意看准的是川菜走俏之实。其实挂靠四川的不只周老板,在酒务桥边开的那家“阿瓦山寨”,菜的滋味实质就是川味,足见川菜之威力。
    在众多的菜系中,缘何川菜独占鳌头?究其原因,粤菜讲究新、奇、特,做法也考究精致,一道菜像一件艺术品,推广起来着实有点难度;上海、江苏的突出一个甜字,几乎所有的菜都放糖,即使再三关照不喜甜,厨师似乎少了这一环节就炒不好菜,只有最后的一道汤不甜,所以即便上海菜很好,甜就腻嘴;山东的菜口味太重,多吃了对肾功能有影响;大连的海鲜倒很鲜,令人难以忘记;湖南的风肉香,但有股烟火味;绍兴的腊系,腊鸡、腊鸭、腊肉口味不错,但受时令所限,再说了,时下减肥当头,推广也有难度。当然,最重要的是眼下条件好了,这味觉显得有点迟钝,酸和辣于是乘虚而入。如此一来,川菜也就当仁不让了。
    四川人一把酸菜、一只辣椒,不仅帮我们改了口味,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草鱼本不值钱,自从有了酸菜鱼,草鱼的身价就倍增。小龙虾的运道更是了不得,原先无人问津,只卖不到一块钱的东西,现在涨至十多元了,并且还有上升的可能。这小龙虾要是股票多好,快成“中国船舶”了,一涨就是十多倍。前些天央视七台,介绍湖南人利用以前没人要的低洼田养小龙虾发了大财,归结起来还是四川人的功劳。
    民以食为天,把吃排在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多少年来,老百姓只求能温饱就知足了,至于菜的味道如何,那是少部份人的事。研究吃大概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1982年苏州作家陆文夫先生,写了篇名为《美食家》的中篇小说,还获了大奖的。但文中研究吃的朱自冶先生,解放前就是资本家了,尽管如此,这个朱自冶也只是对一碗面的吃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随后虽对西红柿的吃法做了改良,终没有今日菜肴的多姿多彩。
    按照陆文夫先生的定义,美食家的通俗解释是:一个十分好吃的人。那么照此说法,我们现在差不多就是追逐“十分好吃的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