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随想
(2011-06-06 10:29:36)
标签:
白娘子楚国端午节许仙杂谈 |
今天是端午节,节日的气氛是早几天就弥漫开来的。前天,村里每个党员和6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一瓶油、二条黄鱼;傍晚的时候,姐送来了“巧果”。昨天,母亲不知从哪搞来的艾草、菖莆,插在门上。市场上有关端午节的必备品自然早在出售,应酬多的朋友们估计忙了已好多天了,又是请客,又是送礼。节日于他们而言,不是休息,是忙得焦头烂额。
端午节按国家规定放假三天。以前端午节是民间的节日,现在提高了档次,例入国假,这是一种进步。但于我而言,放不放假一个样,自己的事自己作主,随时可以给自己放假。例入国假,只是对一小部份人有关,与亿万农民无涉。
以往,对于我们乡下人,平日节衣缩食,到节日就可以一享美食了。祭祀当然是不必可少的,每个节都有祭祀的礼仪,但最终落实在吃上。端午节的吃是有讲究的,苋菜、黄鱼、黄鳝、黄瓜、荷包蛋、烧酒(雄黄烧酒)、巧果、粽子,清单一例,感觉有点丰富。为什么端午节要吃指定的食品,这里面都有特别的含义和出典,在此不再展开,只是想到酒。
酒我是不会喝,说到端午节的酒,自然而然想到许仙与白娘子。小时候,每到端午,酒是必须要喝一点的,喝的是加雄黄的烧酒,传说能避邪。喝了酒还不够,额头上,下面的“传家宝”上都得涂上雄黄。传说来自于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白娘子就是因为端午喝了雄黄酒现了身,民间就以为雄黄能避邪。因为白娘子修行千年尚且现了身,自然道行比白娘子浅的,就更不在话下了。
说到许仙与白娘子,就得提到法海。法海让白娘子现身,原本是为了劝许仙,以事实说话,让许仙相信,他爱的是一个蛇精。但蛇既成了精,当然会千变万化,想变得妩媚就妩媚,性感就性感;高矮胖瘦,细皮嫩肉的自然得心应手,省却了现在化妆整容的繁杂。刘晓庆装嫩,尚且引来无数直钩钩的眼神,想来白娘子让许仙俯首贴耳,神魂颠倒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许仙喜欢白娘子,那是许仙的事,人喜欢蛇精怎么啦?现在不是有人喜欢人妖吗?所以,法海的多此一举,结果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后来白娘子水漫金山,伤了无数生灵,这笔帐还是记在法海头上,使法海至今仍躲藏在蟹壳里永世出不来,这是对多管闲事者的一种警告。
历史上端午节的由来,原是出于对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尽的一种怀念。时间一久,节日的含义,也注足了水份。原本的赛龙舟,也许可能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抓手;对房地产商而言,是笼络感情的借口,可以搞到一块好地;对于能享受国假的,自然可以轻松几天;而我辈之流,则只能是一饱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