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亭墨香

(2011-04-08 16:43:55)
标签:

王羲之

清流

兰亭集序

御碑亭

少长咸集

休闲

兰亭墨香

兰亭墨香

                                      兰  亭  墨   


    兰亭因越王句践种兰于渚山而得名,又因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此名扬天下。
    兰亭景区并不大,远远望去兰亭掩映在一片竹林之中,在茂密的竹林中隐约露着亭子的翘角,使人忽然想起这是一方隐居的净土吗?抑或就是世外桃源。走近兰亭,和着竹林是一道低低的竹篱笆围墙,墙门的门顶树皮作瓦,竹片为门,一条用鹅卵石辅成的小道宛延在竹林之间,漫步在小道上,顿生曲径通幽之感。
    出了竹林,呈现眼前是用石围栏围着的一方道地。围栏临池,池就是兰亭一景的鹅池。王羲之爱鹅,相传有一神仙想得到王羲之的字,入夜便赶了一群鹅与王羲之换字。到了早上王羲之去放鹅时,鹅扑腾着飞上了天,王羲之只抓住了一根鹅毛。这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来历。道地的左边有一亭,亭树一碑,上书“鹅池”两字。相传鹅字是王羲之所书,池为王献之所书,也有一说是明代徐文长所书。
    过鹅池越三曲桥前行,便是小兰亭,亭中石碑上“兰亭”二字,系清朝康熙帝手书。小兰亭东侧为“流觞亭”,这是兰亭的中心。亭前曲水叠石,绿柳成荫,是今人流觞咏饮、举行仿古活动的场所。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已日(夏历三月初三),王羲之约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就聚会在这里,行修禊礼。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等人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如此以为娱乐。在这此雅集中,计有26人作诗共37首。事后,王羲之将这些诗汇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下了当时的盛况和作者的观感。序文共324字,字字珠玑,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过了流觞亭,往东是右军祠,北是御碑亭。右军祠前后左侧是荷花池,夏日里荷花盛开,别有一番情趣。内有墨华亭,亭建在池中,池称墨池,为王羲之洗墨成墨池而得名。御碑亭正面为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阴面是乾隆的《兰亭即事》诗。系东南地区罕见的巨碑。
    从御碑亭再北行,出园林北门,为兰亭江,浅溪清流,绕兰渚山陂潺潺而过。水底游鱼卵石,清晰可数。过溪就是近年新建的兰亭书法博物馆,博物馆倚山而建,四周树木葱茏,环境幽雅。兰亭不仅景色宜人,墨香漂逸,也不失为修身养心的好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