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薯经典游戏莫言红高粱鲁迅 |
分类: 散文随笔 |
谢谢博乐宋客赏识推荐,请多多赐教。
同事的儿子每天放学后,都要求回家,不为别的,回家可以打电脑游戏,住在学校没电脑玩。我想,这已是当下中国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的通病。学习之外,他们几乎很少去玩电子游戏以外的其他游戏,也好像没什么可干的。遥想当年,我们还是小P孩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中还没有出现电子游戏这一玩意儿,但我们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并不比现在的孩子少,而且我们当时的游戏活动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躲猫猫、老鹰抓小鸡、踢毽子、跳房间、自己做风筝、放风筝等经典游戏就不用提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那时就玩起了真人版的CS,我们总是几个人一伙,分成两班人马,分立地盘,一起藏起来,一起喊着:“预备——预备——预备开枪。”游戏就这么简单的开始了,我们小心的探出头来,用双眼搜索着对方的身影,发现后就“啪”地一声大喊,对方立刻就会遭到淘汰,从没有人耍赖。
还有一样比较危险的游戏就是“斗鸡”。我们玩起来,总是乐此不疲。记得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还和我们一起玩了一回。这种游戏是单脚落地,用双手端着另一只脚,用膝盖去敲击对方的大腿,使之双脚落地或摔倒,玩起来,操场上也总是一片热火朝天。但也没有摔坏过人。不知为什么现在的还不怎么玩危险的游戏,可老是有人被摔坏。
当然,我们童年游戏的主轴就是玩泥巴沙子了,在泥巴沙子的世界中,我们一玩就是一整天。我们在沙子坡上打洞;从坡上往下跳,看谁跳得远,我们每一跳得斜坡距离起码有十来米;在沙子坡上划板凳,我们坐在长板凳上,像滑雪一样往下滑。运动员们滑雪,我们花沙子。在就是泥巴了,用泥巴做“大坝”堵水,捏你娃娃,加上松针一起“烧饭”在泥巴上过家家。应有尽有。总是童年好玩的事,一数就又及箩筐,就到这里吧。
除了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蛰伏一冬后,在暖洋洋的春日里,我们退去厚重的衣服,一个个想小老虎一样往山上爬,因为山上有很多货好吃的。野草莓、芦朵、称砣、杜鹃花等等,都是我们的“菜”(有些是方言,不知道怎么用普通话表达);
夏天了,又有酸菜管、装着麦种的红皮桶——海棠、野山楂、园子里的桑葚、猪耳朵刺等。
秋天,可吃的玩意儿相对较少,但也有黑高粱秆子,嚼起来像甘蔗一样甜甜的,但比甘蔗脆,吃在嘴里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味,很爽口,一点都不腻。嘴馋了就去看一根回家解馋。自家没有,还可以在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去“偷”别人家,在那天晚上“偷”,主人家是不会怪罪的。小时候的莫言,一定也吃过不少。还有就是香喷喷的烤红薯了,红薯被挖起来后,孩子们就会在地里挖个小坑,把红薯放进去,然后再用石头盖起来,最后大人们就在石头上烧火粪,第二天再到地里做事,把火粪铲掉,就有香甜可口的红薯可吃了。比现在大街上吆喝着卖可要正宗十倍。
冬天,最主要的吃食就是红薯丁子。红薯挖回家后,母亲们就会挑选几十个上好的红薯,煮烂,然后撒进芝麻、香油,一起碾揉搅拌,做成团,最后切成丁子,晒干。干了之后,通常把那些丁子伴着沙子炒,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又脆,其色调就像新出锅的油条一样,我们也会偷偷的把那些丁子放在火炉了烧着吃,用油炸着吃,这样更解馋。相较于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诸多垃圾食品,我们小时后的零食是不是更天然,更绿色呢?口水流了一地,吃的就说到这里啦。
这些基本上就是我小时候的学余生活,还算丰富多彩吧。现在的孩子虽谈不上鲁迅先生所说的整天在院子里望着四角的天空,但其生活,去过去的孩子相比,是不是有些单调,有些脱离自然的气息呢?
我们所有人都是大地的孩子,那些处于童年的娃娃们都是大地初生的婴儿,他们更渴望大地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