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1)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2011-02-09 18:50:32)
标签:

语文

乡下读书郎

系列

《寒窗哭笑》之

一百二十一

分类: 小说连载

                      二十

      赵饱在山城一中以赵尔仓的假名字开始了新生活。这个学校有图书馆,有足球场,有休闲公园,有小吃一条街,每个班级教室里还有电视,生活条件要比别的学校都好许多,加上这半学期是赵三木对儿子考学怀抱着最大的盼望,在生活费上供应也一定程度上很充足,赵饱的生活相对安逸一阵子,一如既往地起早贪黑补习功课。在学校生活中,赵饱不时地用手中的零花钱买过方便面、烧饼、挂面、素面、豆腐、方苏,自己做饭吃,有一段时间还和同学在外租过房子住。就这样,赵饱在校专心读书,大石头沟里这个小村庄一如既往地默默无言,赵饱的妹子赵小芳则在家和她母亲王兰兰专心地修理地球。

赵小芳,是腊月初七生的,只比赵饱小一岁,自从初中因为家里拉电时交不上书费,哭闹着辍学后就一直务农,经过赵饱在初中、高中读书这六七年时光,已经出落成年满18岁的大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时不常的有乡间的媒人来往家中,费尽口舌,来给她介绍对象。对于介绍的许多邻村小伙,她都一概拒绝。主要原因不是她看不上人家,是因为她还没有主见,她的婚姻大事一定程度上是父亲赵三木说了算,最终的决定权在赵三木手中。她始终用这样的话拒绝人家:“等到我大爷回来再说吧,得征求他的意见。”王兰兰也一直是这样搪塞:“得问孩子他爸。”

赵三木也希望闺女有出息,他在山城滦水镇给闺女找了一个保姆营生干着。谁曾想,赵小芳没有见过世面,在给人家哄孩子的过程,看到男主人和女主人经常打架,她很不喜欢那种吵吵闹闹的气氛,一次趁着女主人在家里又和男主人打架的时候,穿上衣服就悄无声息地离开滦水镇,凭着平时攒下的几块钱,坐车回到了老家。害得那家人和赵三木可处找她,以为失踪了。经过东找西找,最后,那家男主人跟赵三木回到大石头沟才找到了她。赵三木想把女儿留城里的愿望被彻底打碎。

住在山城水泉村的赵三成对来访的赵三木说:“大哥,我们班上有个小伙子挺能干的,已经30多岁了,还没有娶媳妇,我把小芳介绍给我这个小同事吧?行不?”赵三木看到闺女融不到城里人的生活中,又加上害怕儿子考学考走,执意要把闺女嫁在周边村庄或者本村的农家,他说:“这丫头不适应城里人的生活。我也不同意把她嫁这么远。我已经想好了,我岁数大了得回家,一定要在老家左近找个对象,这样等我老了,她能照顾我。”三成说:“等你岁数大了,不有你儿子饱子呢吗.赵三木嘴一撇说:“你看饱子念书那个劲头儿,那是念不成决不罢休的样子。考上学后肯定飞走了。我和你嫂子指不上他。”三成看三木大哥脾气很倔,就想算了。农村人有时候很现实,很眼前,你不能说他愚昧,但是仅凭思维意识就能把人固定在一个习惯的环境中。赵小芳的未来就被她父亲赵三木定格在只能嫁给左近农家的意识之中。

对于女儿的婚事,王兰兰的态度和赵三木截然不同,认为只要相中小伙子,不论远近给哪都行。其实,她心中有一个小九九,就是经常寻思:“能够把闺女早点嫁出去最好,这样就能要一笔彩礼,好用来供儿子读书,省得孩子他爸辛辛苦苦地外出打工,省得一没有钱了,就得东挪西借。”

赵三木在一年里,大概要回5次家,这主要包括春节、端午节、八月节,再就是开春种地的时候和秋收的时候会请假回家帮助王兰兰忙活一阵子。小庙乡小庙村左近的媒婆抓住赵三木这种回家特点,在这几个时令就到赵三木家里来给赵小芳介绍对象。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