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埋名复读那些事儿
(2011-01-09 21:33:18)
标签:
语文乡下读书郎系列《寒窗哭笑》之一百二十校园 |
分类: 小说连载 |
赵三木没有想到赵凤芹会领着赵饱在大正月的来滦水。这俩人也没有把撞人的事儿告诉赵三木,就直接说了换学校补习的事儿。当赵三木听说找了吴文耀老师帮忙,孩子要去兴州一中读书,很是高兴,但当听说让缴400块钱补习费,眉头皱了半天。他点上一支烟卷,吐了几个烟圈儿,说:“上那念书,我倒是替孩子高兴,不过现在还真是手里没攒下什么钱。我想想办法吧。”“你想法儿吧,待会儿,我和饱子上老叔家,看看老叔、老婶,给他们拜个年去。”“咱们先去吃口饭吧!”“不了,我和饱子上老叔家吃去。”“老叔家从苍坡搬到福山小区了,三祥已经结婚了。他们跟老叔住隔壁。现在老叔、老婶和六个月大的孙女妮妮住在一起。你自己去找不着了。等我把活计交待一下,我带着你们去。”
赵三木让跟他一起住的阿杰替他一会儿,他把妹子和孩子领到老叔家。新波老人看到侄女、孙子来了,很高兴。食道癌早就好了,新波老人的精神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清瘦中能看到坚强。“老爷爷,过年好!老奶奶,过年好!”“老叔,过年好!老婶,过年好!”“好,好,好!”听说赵饱上重点中学去补习,新波老人很高兴,说:“这么爱念书,一定要好好念!不过,咱们老赵家的坟头还没有冒过白烟,出不来当官的。好好念,考上个教师就行。回头我跟你四姑要点本子,他在印刷厂上班,省得买了。”
正赶上赵三镇带着媳妇也来了。赵饱抱拳:“叔,过年好!婶,过年好!”“好!”“好!”赵三镇在滦水镇生活的还不错,他很高兴,没有顾及媳妇高兴不高兴,递给赵饱20元钱,这是三镇结婚以来第一次给赵饱拜年钱。“不要,不要!”赵凤芹说:“你叔给你,你就拿着。”老婶笑着问赵饱:“今年能考上了不?”赵饱说:“我一定要考上!”
三木赶紧回到邮局,在闲余时间跑了三天,跟董阿杰借了150块钱,又到滦水银行跟妹夫富贵借了150块钱,他说:“儿子上学急用钱,我开支就还。”从自己的兜子里翻翻,又凑了51块钱。还差49块,他又找到他在银行烧锅炉时认识的一个朋友王军那借了100块钱,“儿子上个好学校复习去需要钱,现在手里没有,等我开支一定先还你”。“总计451块钱,钱够了,还余付出51块钱,能够上学先有个饭费。”这样想着,脑海中呈现出对儿子终于考上学的憧憬,他脸上露出了笑意。虽然这阶段赵三木依然酗酒,但是因为在医院检查出有高血压的毛病,他已经有所控制,他将邻居董阿杰带来,就想逐步都把活计交给他,然后回大石头养病。但是,他目前还没有想走,因为搬运的活计很挣钱。他一直为儿子念书的事儿担心,主要是担心念了么多年再白念。就在这个正月,他来滦水时在兴州县城也曾经站一站,他带两条红塔山,去拜访了从小庙乡调到兴州信用总社的一个部门梁主任,因为信用社当时招聘了50多名会计,都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的。董家三奶奶的六儿子董阿国就被招上了,阿国从他的婶子的亲戚论,管这位主任叫大舅,就是这位主任帮的忙考上的。还有,乡里的兽医好良的儿子也被招录了。还有赵饱的好几个同学都入了信用社行业。但是,当赵三木去拜访这位主任时,招聘早已经结束,梁主任说:“下次吧!若下次还招聘,你来找我。”他曾一度在心里责怪儿子没有得到这样的信息抓住这样的机会。这次复习,若是在考不上,他没有想。他对儿子抱的希望很大。还积极地给儿子借钱,可以想见他满怀着希冀。
在滦水镇住了几天,在二月三日那天,赵饱带上父亲可处张罗来的钱,与姑姑赵凤芹一起回了兴州县城。赵凤芹回婆家。赵饱从兴州二中宿舍搬出自己的行李,没有同有才老师和同学们说一声,就直接自信满满地到兴州一中报到。
呵,在兴州一中八班,他看到他的很多同学来这补习,有星光、阿良、阿军等。这期间,赵饱还看到了在临班读书的校长真古清的儿子真星和副校长的闺女良梅等学生。当老师点名时,赵饱傻了眼,只听老师叫了多遍“赵尔仓。”谁都不知道叫谁,最后只有赵饱没有站起来过,大家都看着赵饱笑,赵饱才知道是叫他。老师问赵饱:“赵尔仓,怎么这么木讷,想啥呢?”赵饱这才站了起来。因为白玉喜主任的潦草,赵饱的名字又被改了。赵饱没有解释,他想:“名字被改,正好可以隐姓埋名读书。可以告别过去,重新规划未来。”他胆子怯怯地对老师说:“老师,我,我是赵尔仓,我思想走神了。”改名读书,抑或是改名生活的人,除了不想让别人找到自己的原因外,往往是对过去的自己不满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