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h have I traveled in the realms of
gold
我已然游历了不少富国, A
And many goodly states and kingdoms
seen;
诸多城邦、领地,—相当不错; A
Round many western islands have I
been
吟游诗人效忠于阿波罗*— A
Which bards in fealty to Apollo hold.
西部列岛我也遍览多多。 A
Oft of one wide expanse had I been
told
常闻说有一处天高地阔— A
That
deep-browed Homer ruled as his demesne;
荷马**引领风骚,浓眉深锁; A
Yet
never did I breathe its pure serene
我从未吟哦那纯正平和, a
Till I heard Chapman speak out loud and
bold:
直到恰浦曼***激昂地直说。 A
Then I felt like some watcher of the
skies
于是像守夜人仰望苍穹, B
When
a new planet swims into his ken
有颗新星浮现视野之中, B
Or like stout Cortez when with eagle
eyes
考特斯****般骁勇,鹰目炯炯, B
He stared at the Pacific—and all his
men
凝望着太平洋;他的随从— B
Looked at each other with a wild surmise—
胡乱揣测,彼此紧盯面容, B
Silent,
upon a peak in
Darien.
默然伫立达瑞恩*****一山峰。 b
Oct.
1816
1816年10月
-by
John KEATS(1795-1821)
译注:*阿波罗(Apollo)—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司诗歌、音乐,及青春、光明、医药、畜牧等。
**荷马(Homer)—约公元前9世纪时古希腊的著名盲诗人。
***恰浦曼(George
Chapman,1557—1634)—英格兰诗人。
****考特斯(Hernando Cortez,1485—1547)—西班牙将领,墨西哥的征服者。
*****达瑞恩(Darien)—即巴拿马地峡(最窄处约30英里宽)。
【附1】:已故前辈诗译家查良铮韵译本—
《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
我游历了很多金色的国度, 11a
看过不少好的城邦和王国, 11b
还有多少西方的海岛,歌者 11B
都已使它们向阿波罗臣服。 11a
我常听到有一境域,广阔无垠,
12c
智慧的荷马在那里称王, 10d
我从未领略的纯净、安详, 10d
直到我听见贾浦曼的声音 11c
无畏而高昂。于是,我的情感 11e
有如观象家发现了新的星座, 12b
或者像科尔特斯,以鹰隼的眼 12e
凝视着大平洋,而他的同伙 11b
在惊讶的揣测中彼此观看, 11e
尽站在达利安高峰上沉默。 11b
【附2】:前辈诗译家屠岸译本—
《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
我曾经旅行过许多黄金的邦[土],** 13
见到过许多州郡和王国美好; 12b
我还曾经居住在西方的诸岛—***
12b
那曾被诗人们献给阿波罗的岛屿。 14a
我时常听人说起那广袤的疆域— 13a
荷马的领土,在那里他蹙额思考, 13b
但只有恰普曼发了言,慷慨高蹈,
13b
我才吸到了那里的清气馥郁。 12a
于是仿佛守望着苍天, 12c
见一颗新星向我的视野流进来, 13d
或者像壮汉柯忒斯,用一双鹰眼**** 13c
凝视着大平洋,而他的全体伙伴们 14e
都面面相觑,带着狂热的臆猜—
12d
站在达连的山峰上,屏息凝神。
12e
译注—
*恰普曼(George
Chapman,1559—1634):英国诗人,戏剧家,翻译家。他
用英文译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气魄宏大,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济慈不懂希腊文,读后仿佛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写了这首著名的十四行诗。
**黄金的邦土:指文艺王国,国王是阿波罗。
***西方的诸岛:指英伦三岛,借指英国诗歌。
****柯忒斯(Hernando
Cortez,1485—1547):西班牙殖民者,1518年率探险队赴美洲大陆开辟 新殖民地,1523年征服墨西哥。但发现太平洋的不是 他,而是巴尔波亚(Vasco
Nunez
de Balboa, 1475—1519),他于1510年带西班牙远征军到中美洲,三年后在达连地峡(即巴拿马地峡,北面为加勒比海—大西洋,南面为巴拿马湾—太平洋)的一座山峰上见到了他所要寻找的大海—太平洋。
【附3】:前辈诗译家余光中教授译本—
《初窥柴译荷马》
曾经我畅游金色的领域,
10a
名邦与古国也见识了不少;
11b
而去过的许多西方列岛
10b
古诗人曾向日神献祭。
9c
有一片广土常听人提起, 10c
说深思的荷马曾经领导; 10b
却无缘吞吐其中的灵妙, 10b
要等到柴普曼的洪音壮语:
11a
于是我有如夜观星象,
9d
忽见有新星游入眼底; 9c
又像壮哉戈达士鹰目奋张, 11d
俯瞰着太平洋—而众兵丁 10e
都面面相觑,充满了惊疑,
10c
肃然,立在达利安的峰顶。
10e
【附4】:HKDCSH译本—
《初讀查普曼譯荷馬史詩有感》
我曾遊歷過諸多金燦仙域,
11a
我曾周遊過諸多卓殊列國;
11b
我曾探訪過諸多西方島嶼
11a
天下詩人無不敬伏阿波羅。
11b
久聞有一大片疆域無邊無際
12c
為額頭深邃荷馬之統轄領地;
12c
然我卻從未領略其純靜氣息
12c
直至驚聞查普曼高論與膽[識]:
12
這感覺猶如某人在觀察天象
12d
有顆新星正雲遊闖入其視野;
12
這猶如那強悍科特斯之鷹[眼]
12
與其一眾門徒凝望著太平洋 —
12d
驚愕得群疑滿腹,面面相覷 —
11a
在那達利安山巔,沉默無語。
11a
【譯註】:
如果說,濟慈《致荷馬》將盲詩人荷馬比作主宰天、地、冥三界戴安娜月神;那麼,濟慈在這首《初
讀查普曼譯荷马史詩有感》又把荷馬比作金光燦燦的阿波羅太陽神,讚美詩壇巨人荷馬與“日月同輝”。
英國文學史上曾有三位大翻譯家嘗試英譯艱深古奧的希臘語《荷馬史詩》,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
是喬治·查普曼,另兩人為喬治·德萊頓和亞歷山大·薄柏。而年輕的詩人濟慈為自己不諳古希臘文和拉
丁文深以為憾事,雖在文學詩歌王國裡,涉[略]頗廣,見識不凡,但看到的都是普天之下的詩人,對荷
馬無不敬畏崇拜。
濟慈雖久聞荷馬大名,但一直苦於無法直接親身領略荷馬“純淨清新的氣息”,直到有機會閱讀聆聽
查普曼的高談闊論,深深欽佩查普曼淵博的學識與驚人的膽識,並從查普曼優美的譯著中,雖是“【二
手】翻譯”的荷馬史詩,但仍強烈感受到荷馬的偉大和震撼;其感覺一如天文學家星相學家觀星,猛然
發現一顆雲遊的新巨星正徐徐進入視野而感到無比的驚喜;其震撼也不亞於當年學富五車、精明強悍的
西班牙美洲征服者科特斯及其追隨者,在連接巴拿馬與哥倫比亞的達連地峽的山頂,第一次見到浩瀚無際
的太平洋時的情景,目瞪口呆,驚愕得說不出話來,在巍峨的山巔,荷馬巨人般的的宏偉氣勢讓天下所有
的詩人為之震懾,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