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阅读读书购物旅游 |
分类: 一切与文艺有关的事 |
#就爱你阅读#
带来最近的第一份书单,前段时间买的了。有旅行,有哲学,有艺术,也有文物。我就是杂书控呀!
除了这么严肃的内容,哲学还涉及很多欢乐的东西,甚至几乎囊括了世界的方方面面。要知道,“文化”便是哲学范畴的,而“文化”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生活传统、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等,统统都是文化的范畴。
苏西的这本自传,封面用的就是迪伦那张唱片封套的照片。

哲学百科——DK出版社
这是英国的DK出版社出的一系列“百科”书籍中的一本。

无心大学时候读的就是哲学系,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哲学枯燥乏味、百无一用,但实际上,我的大学时代学得非常开心。
看看我们的课目: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宗教概论、民俗学、礼仪学、逻辑学、广告学、证券初级概论、美术史……统统都是非常有趣、非常涨姿势的内容。
哲学不仅仅讨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艰深的话题,它其实涵盖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当科学尚未萌芽的时候,人类就是用哲学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所以,很多早期的哲学家,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科学家。
举个栗子,公元前6世纪初,哲学家泰勒斯提出宇宙由一种物质组成;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宣称万物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公元前400多年,两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万物都是由细微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的,并且将这些粒子命名为原子。
这便是“原子论”,而这种研究所属的,是哲学上一个叫“形而上学”的分支。可以说,正是这些哲学家的努力,开启了后世科学、美学、数学等等学科的大门。

看,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对哲学的诠释当中啊!它还很实用呢。比如说,我当年的“逻辑学”这门课成绩不错,所以,平时跟橘男拌嘴时,我总能占据上风,说得头头是道,哈哈。
英国DK出版社的书籍都十分扎实,但又并不晦涩难度,实际上都是相当科普性质的啦。他们家还出过DK“目击者”系列旅行书,里面很多历史人文背景介绍,非常赞!
瓷之纹——马未都
我看过一段时间马未都做的电视节目,谈收藏的,觉得还挺涨姿势的。
因为特别喜欢瓷器,所以买了他的这套《瓷之纹》,上下两本。

书中就瓷器上的纹样、图案(例如龙纹、凤纹、花鸟、人物等等)分门别类进行了介绍,谈及它们的缘起、发展、特点。对有兴趣研究瓷器的同学,或者博物馆控来说,应该会蛮喜欢的。

最欧洲,我的自驾三万里——赵淳
这是由天涯超级牛帖《步步惊心巴尔干》而出版成实体书的,赵淳的网名叫“冈仁波齐”,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搜索一下天涯的原帖。

作者先后5次自驾3万里深入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难得的是,他还走遍了欧洲最惊艳、最鲜为人知的巴尔干半岛各国,例如黑山、波黑、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

与普通的欧洲游记并不太一样哦,首先地点上就已经赢了!
而且冈仁波齐本身就是一位欧洲文化学者,他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文化底蕴深厚,所以书中既有很实用的游记攻略,也有各国各地区的人文历史介绍。还附赠欧洲热点观光地图,一目了然。

放任自流的时光——苏西·罗托洛
1963年,鲍勃·迪伦推出了《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专辑以其浓郁的文学气息和优美流畅的民谣风格一下子触动了年轻人的心。那句著名的歌词“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就出自专辑中的《Blowin'
In the Wind》(风中逝去)这首歌。
而这张专辑的封面,一对微笑着相拥而行男女,正是鲍勃·迪伦与他当时的女友苏西·罗托洛。

苏西·罗托洛Suze
Rotolo(1943.11-2011.2)是一位美国艺术家、民权运动者,也是鲍勃·迪伦在1960年代格林威治村成长期时的女友,他的第一位真爱。他俩的这张合影照片,已然成为那个大时代的图腾符号之一。
不过苏西可远不只是封套女孩那么简单,她热爱诗歌、戏剧,是迪伦一些最伟大情歌背后的缪斯女神,也深远地影响了迪伦的创作方式。她启蒙了迪伦的政治意识,推动他成为“抗议歌手”。

内容不仅记叙了她和迪伦的故事,以及当时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人与事,还记录了苏西亲历的19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所有里程碑事件。
那些风起云涌的事件、风流自由的灵魂,都在书中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这些记忆,不仅仅是苏西本人心中的“圣物匣”,也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纪念。
题图上还有两本书,《玩透日本》、《玩透意大利》是为我接下来的旅行做准备的。我还没仔细看,稍微翻了一下,都是请旅居当地的作者或是去过至少十几次的当地游达人来写的,相当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