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吐温曾在《威尼斯的小艇》中写道:“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在马克·吐温笔下游客们渐渐入睡的夜晚,静寂下来的圣马可广场显得有些空旷。一只热气球却从夜空而降,熊熊火光照亮了深黑的夜色。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眼熟?没错!这正是路易威登的“旅途之约”系列微电影的新一站。上一集的结尾,女主角、超模Muse小姐乘上热气球从卢浮宫出发,现在她来到了第二站,威尼斯。

以下内容将有剧透!
不过如果你跟我一样热爱这一制作精美的微电影系列,迫不及待想要先睹为快的话,就请继续阅读下去吧。
Arizona
Muse的冒险精神又一次在这段旅途中得以体现。跳下热气球,她被一阵音乐声所吸引,穿过圣马可广场的拱门,推开了宫殿大门。
眼前的一切仿佛时空穿梭,回到了纸醉金迷的威尼斯共和国时代。拜占庭风格与文艺复兴风格交相辉映的宏伟大厅中,衣香鬓影,一场化装舞会正在进行中。而端坐在拨弦古钢琴边的优雅男人,正是永恒的时尚偶像大卫·鲍伊
(David Bowie)。他的出现,是路易威登的“威尼斯篇”给我的最大惊喜。


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Fashion
icon相遇,擦出的火花自然惊人。
她的美丽与优雅,带给他无限的灵感。于是一曲“I'd rather be
high”足以打动每一个观众。

眼前华丽的场景、翩翩起舞的人群、仿佛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音乐……如同一场真实的梦境。
如果说,旅途的起点站巴黎代表了“现实”与“此刻”,那么威尼斯的华美、奢靡,以及那种仿佛时刻等待着世界末日的绝望之美,就代表了“梦幻”和“过去”。


像是从一个冗长的梦中忽然醒来,当Muse再次睁开眼睛时,天色将明,音乐、舞蹈以及人群都已经消失,刚才的一切似乎都不曾真的发生过。不过她在钢琴上的手袋中看到的这份乐谱,好像又在昭示着此前的那一幕并非幻觉。

当梦境已成过去,旅途却远未结束。此刻,威尼斯的运河中央,一艘中国古代式样的帆船正静静停泊在那里,等待女主角登上它,开始下一段航行。
那么下一站,会不会是中国?

看完这个奇幻的故事,是不是意犹未尽呢?
再来回顾一下由故事中的场景而组成的广告画面吧,然后挥挥手说一声:“威尼斯,再见!”
生命还长,而旅行中的终点,在那不可知的远方。





威尼斯篇的路易威登《旅途之约》微电影已经露面,在这里可以欣赏60秒完整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ODI5NTY0.html
有兴趣的同学们,读完这篇之后,在看微电影的时候可不要错过上面说到的这些细节哦!
另外还可以下载LV的官方app——LV Pass,里面还有独家的精彩幕后花絮!
下载链接:http://t.cn/zRAdC8x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