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我起得极早,窗外天色还幽蓝一片。像往常一样梳洗换衣,吃过早饭,母亲已经将房间正中那只墨绿色的大行李箱推到门口。走出家门的那刻,我回头看去,门内是熟悉的一切,初升的太阳自阳台落地窗照进来,给桌椅沙发都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色。
然后,门关上,我踏上旅程。那是第一次独自离开家生活,一去就是一万公里,目的地是法国。
十年后,在电视上见到那段名叫路易威登
“旅程之约”的品牌微电影,后来又找来幕后花絮看了又看。Arizona
Muse在空旷的长廊中匆匆而行,穿过巨大的展厅,在蒙娜丽莎的笑容前一闪而过——纵然在回国之后养成了每每看到在巴黎拍摄的电影电视总忍不住细细辨认那些街道、建筑的习惯,不过在这一次看到那熟悉的中庭广场,仍然忍不住会心跳。


海明威那关于“流动的盛宴”之说,早已被后人重复到滥了。但我仍然不得不承认,“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这话,在自己身上也同样得到验证。

记忆回到在法国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我顺着那一圈一圈让人目眩的楼梯爬到了凯旋门的顶上。深冬的空气凛冽刺骨,眼前这条青蓝色的街道就是香榭丽舍,大道尽头那隐隐约约的宫殿正是卢浮宫。
这座宫殿曾经法国王室的宫殿,是著名的尤金尼皇后的住所,也是与路易威登品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地方。因为路易威登品牌的第一位贵宾就是这位当时有着时尚icon地位的法国皇后,她也是将路易威登先生的事业带向新的阶段的伯乐。
路易威登先生为尤金尼皇后所设计的一系列旅行箱都体现出非凡的精湛工艺与创新概念。例如使用平顶的设计替代流行的圆顶旅行箱,使得旅行从此可以携带更多的心爱之物,同时高品质的制作工艺又让路易威登旅行箱免受旅途劳顿的损伤。1854年路易.威登先生结束了为宫廷服务的工作,在巴黎创办了自己的首间店铺,开始了人生新的冒险。如今,位于巴黎新桥的路易威登全球总部大楼距离卢浮宫仅百米之遥。

后来我至少去过卢浮宫五次,有时在清晨等它开门,有时是从边上的黎塞留通道而入,有时是下午门票折扣的时候进去,总以为对它已经熟到不能再熟悉了,但刚刚看到路易威登的微电影里Muse小姐踏入空旷的宫廷广场,站在热气球篮中冉冉升空,我才发现若是没有了门口贝聿铭那座玻璃金字塔,这座偌大的宫殿竟有些陌生,当年的路易威登在结束宫廷服务生涯、踏出卢浮宫的那一刻,是否也是这种感觉呢?

而卢浮宫所在的那座城市,巴黎。多少人对它,就像影片中那个男人对女主角的向往,永远为她的神秘魅力而着迷。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诉说着无数个精彩的日夜,这个城市辉煌的历史。即使在浮躁的现代商业社会,她也高傲的保持着优雅风度,拒绝降低对生命品质的追求。装在那只150多年的传奇的路易威登旅行箱中的,该是怎样不寻常的秘密?

记得离开巴黎也是在一个冬天。
很多时候,自己生活的城市就好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每天都与之打个照面,就从来也没有认真去认识它、探索它。总觉得还会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直到要与它说“再见”的时候,才终于知道“盛宴”也有曲尽人散的日子。
所以我又来到香榭丽舍大道上,拍下了那年新年时的街道,细碎的装饰灯披挂在行道树上,宛若繁星点点。

我还是带着自己那个巨大的墨绿色箱子,风尘仆仆地归国。身心疲倦,却又对未来充满期望,踌躇满志地打算踏上人生的另一端旅程。一如微电影的最后,摆脱了身后无处不在的追逐,Muse乘着热气球而去,整座城市正在脚下,霞光万丈。抱紧自己的包包与行李箱,就拥有了走遍天下的勇气,而若是起点站是卢浮宫,终点站是不可知的未来时空,那又该是多么刺激!
巴黎街头的喷泉,童话般的旋转木马,充满神秘的“午夜守门人”酒店,或是蒸汽弥漫的豪华火车站台,这段时尚的旅程还将继续。你呢?做好出发的准备没有?




微电影的链接:(不知道怎么插入视频了,先发链接,点击就能看啦)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yNDA4NjQw.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