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旅游旅行思南公馆搭配私服街拍咖啡馆时尚 |
分类: 人在旅途 |
这条窄窄小马路的两边,如今有很多这样的小酒馆、咖啡店,
我和父母、妹妹当日也曾在这家门前驻足过,终于还是没有进去,继续前行。
父亲说,他童年时代曾经在这幢花园洋楼里住过一两年。
这是他的大舅舅家(我应该要叫舅公了吧?),解放前大约也算个小资本家。
49年后,舅公一家迁去了香港,后来又分别移民去了加拿大、澳洲。
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而房子当然也早就被没收了。
香山路这一段如今被划入了纪念馆的范围,成了故居前的一个小广场。
香山路原名莫利爱路,这里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在1917年-1925年间在上海的寓所。
1925年孙中山去世,宋庆龄继续在这里居住到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安全起见,她才搬离此处。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这所房子捐献出来,作为孙山中纪念馆。
如今博物馆、美术馆都免费了,这种“革命历史教育基地”难道不更应该免票吗?
离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向前过一个马路,就到了思南公馆的地界了。
这一带原本是上海最出名、规划最漂亮的花园洋房区域,
柳亚子、梅兰芳都住在这里。中共上海办事处“周公馆”也在此处。
解放后,这里变成了72家房客的格局,据说平均每幢有14家住户,最多的甚至有17户!
大概只有我父母这样早年学建筑的人,才会对着思南公馆对面的这片房子兴奋不已。
他俩热烈地讨论着的“米丘林公寓”,建于1937年,这一带曾经是白俄社区。
至于米丘林先生是何许人也,大家可以百度之,我这里就偷个懒不打字了。
里面入驻的也不乏连锁品牌,所以价格还算可以。
某些角落甚至是隐秘,隔着沿街房子的窗户,还可以看到窗台上放着的飞乐牌收音机。
有铁门有保安,不过普通市民、游客也可以自由进出。
据说价格也未到离谱的地步。
这片花园洋房的建筑蛮有意思,楼下的大门处是缩进去的,外面是一个类似“骑楼”的檐廊。
站在檐廊里面,向外拍去,真有点儿电影场景的感觉。
这里也有对外营业的餐厅和咖啡店,露天的下午茶座位就这样散落在花园里。
按照套餐来卖的,走的是英式下午茶的路数,拿三层盘子盛放茶点。
生意居然还挺好的,差不多都坐满了,只有最边边上这两张空着。
就是精品酒店的房间了,那里就禁止闲杂人等出入了。
我们又溜达了回去,看人看风景。
几十米的距离,倒好像是两个世界了。
我们一家四口坐进了“展览馆”对面的COSTA。
连锁咖啡馆虽然有点乏味,但总是熟悉的、有把握的、不会出错的。
于是这个阴天里的全家行,在素色的思南公馆,
就这样吃吃喝喝地结束了。
可怜的英国人,不觉得腻吗?
-------------------------------------------------
搭配Shopping List
黑白色针织开衫:JANNOR
灰色半身长裙:TB网购(绿掌柜家)
鞋:广州外贸鞋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