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春捂秋冻靠谱健康法宝 |
分类: 育儿心得 |
“春捂秋冻”靠谱吗?
一、一定把握好“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上下身没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全身机体是否协调。前几天我在博客中就看到过,好几个孩子因为春捂过度而起了湿疹同,真让人心疼,孩子多遭罪啊!所以,妈妈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况,不能受凉,也不能太热。
二、春季穿衣应下厚上薄: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忽冷忽热的三月里,气温变得快,人们的衣着变得更快。近些天越来越热了,许多时尚女子,纷纷脱去了厚重的冬衣,换上了绚丽的春装,甚至已经穿上了凉鞋。因此,春季衣着应慢慢过渡,衣服减得过早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
三、因人而异: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就是指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这两个时间段里人们的衣装打扮容易出现“混乱搭配”的现象。而在阳历上,这两段时间也是冬春换季时和夏秋换季时。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所谓“春捂秋冻”的含义是,通过适当的“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就像是潜移默化的煅炼,“秋冻”能在无形中提高人的体质。
四:因时而异: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不能很快适应,感受风寒邪气后,极易诱发上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人到老年,阴阳俱衰,全身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痉挛收缩,易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旧病复发,甚至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人易发生中风。所以,小儿及老年人在“秋冻”问题上当慎之又慎。
五、因地而异: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此外,对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
温馨提示:
1、春天和秋天,天气变化很大,天气的变暖而出汗时,不要着急减衣,最好是先解开衣扣,静下来休息一下,等出的汗消失以后再减衣。因为出汗的时候,汗毛孔都张开着,容易着凉而感冒。
2、不管是春捂还是秋冻,千万保护好肚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盖好肚脐,否则会因为受凉而引起腹泻。
3、有些人认为春捂只是在外,其实也家也一样需要捂,一定要注意观察室内的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