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跟儿媳亲近,婆婆吃醋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原创)
下午带奥奥下楼玩,在楼梯口,碰到刚要娶儿媳的阿姨,见他的脸拉得很长,噘着嘴,一副很生气的样子。我以为阿姨家出了什么事,随便一问,阿姨说:“儿媳来了,两个人不出去吃,偏偏在家吃,不还得伺候着?!”按说,儿子马上就要结婚了,儿媳到家里来吃饭,相互交流一下感情,说说话聊聊天,是挺好的事情,可这婆婆为什么如此反感呢?
我们住得是楼下楼下,阿姨非常奥奥,我们也经常到她家里去串门,她家的事情我多少是了解一些的。妈妈疼儿子,天经地义,虽然儿子已是快结婚的人,但在妈妈眼里永远是个孩子,妈妈永远用自己的爱去呵护他。这不,自从儿子定亲以后,她就好像要永远失去儿子似的,每天都给儿子做好吃的,亲自给儿子剥鸡蛋,夹菜,就差一点没喂他了,真是关心得无微不至。
每个做婆婆的,当自己的儿子找到老婆以后都会倍加高兴的,儿子成亲,他们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如果来年来生个大胖孙子,更是喜上加喜。而她却恰恰相反,原因是婆婆跟儿媳的性格不和。也许是婆媳的脾气性格相同,每次聊天聊几句,两人就开始争执,多亏还没有过门,多少得留些情面,但都以不愉快而告终。婆媳对对方的意见就是:婆婆嫌儿媳大大咧咧,不稳重;儿媳嫌婆婆管事太多。
所以,婆媳之间基本没有共同语言。双方见面后,除了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就再也没有什么话了。就在他们商量结婚日期的时候,按我们这儿的风俗是男方要征求女方的意见,男方父母要亲自到女方家里去一趟。可是,去的只有公公一个人,婆婆并没有去,她怕跟儿媳见面后再拌嘴而引起不愉快,伤了大家的和气。还有,定亲时,儿媳提出要钻戒时,其实婆婆已经给了儿媳买钻戒的钱了,只是儿媳想再让他们掏钱买,婆婆嫌冤枉不想给买,可公公说:“买钻戒!反正马上儿媳是咱家的人,过了门儿就是咱家的人了,买了钻戒不还是咱家的吗?”婆婆听到公公如此疼爱儿媳,醋意大发:“你这公公真好,怪不得儿媳喜欢你讨厌我!”
眼看五一就要结婚了,他们都在忙着为装修好的房屋里添置家具,有些是需要婆家买的,有些是需要娘家买的。其实谁买无所谓,因为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嘛。因为儿子和儿媳都正在上班,公公还没有退休,唯一有空的是刚刚退休的婆婆。当送家具的来的时候,婆婆最有时间去开门,等着验收。可儿媳在收货人电话上偏偏不填婆婆的电话号码,而填的却是公公的电话号码。这让婆婆好没面子,也好不开心。当公公风风火火地赶回家验收时,婆婆又醋意大发:“儿媳还是跟公公近,送家具的来了,儿媳不给我这有空的婆婆打电话,偏偏给工作忙的公公打电话,儿媳还是跟公公近。”
自古以来,婆媳问题就是家庭的大难题,有多少家庭因为婆媳问题而战。为什么儿媳跟婆婆那么难相处,跟公公却容易相处呢?我想,主要是婆婆和儿媳都是女人,说话的时候比较方便,一般家庭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派婆婆去跟儿媳说,她们沟通的机会多,产生误会的机会也多。而公公跟儿媳的话语比较少,一般都比较尊重,是很少出现矛盾的。要不然,人们都说,在家庭里,总是婆婆唱黑脸,公公唱白脸,哈哈,便宜尽让公公给占了。
这不,今天儿媳来家里吃饭,也是公公的建议,本想儿媳就要过门了,叫过来吃顿饭,交流交流,以示关心。没想到的是,竟然把婆婆的醋坛子又打翻了:“你这公公可真疼儿媳!这次没来找事,你竟然主动邀请。如果哪儿聊不好,你自己收拾烂摊子去吧!”其实,儿媳的脾气不好哦
说到不如意的地方,就要发脾气,说话好难听。看来这婆媳俩是无法生活在一起了,还好有两套房,不跟儿媳一起生活,矛盾也少发生一些。
现在大家都在忙碌着新婚的准备工作,总得来说是幸福快乐的。也许媳媳俩相处得时间再短,没有发对方的长处,也许是因为儿媳抢走了自己的儿子,婆婆心里上难以接受,也许婆婆本事管的有些多……但愿婚后的生活里,她们能彼此发现对方的优点,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做一对幸福和谐的婆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