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两妻制分工式生活也和谐

昨天妈妈到我家来看儿子,好久不见想外孙了,小侄子没来,原因有些感冒,怕传染给了儿子,来的时候没有打电话,来到才得知儿子没在家,让我把他送到奶奶家里去了。这一说到感冒看病,我问妈妈还是到我们小时候去看病的那个医院去看吗?妈妈说是的,真不敢相信他们一夫两妻制的生活能坚持这么久,中间不出什么矛盾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我们所以说的男主人公是妈妈附近村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年轻的时候在家开了一个诊所,后来娶妻又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生活非常幸福美满。他的医术在我们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说句不夸张的话,他的医术不次于大医院里的专家,这很让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受益,能花小钱看大病,因为他也受当时老百姓的爱戴,因为他的医德很高,每天找他看病的排队好长好长,他都认真仔细地看完每一个病人,如果上午排队的看到下午两三点钟,他也坚持不吃饭,直到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他说:既然能来看病,他们一定比我吃饭着急。这就是看病的原则。他越是这样,他在我们当地威望越来越高,以至于很多远地方的病人也来找他看病。
随着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他的小诊所已经不能满意他的看病需求了,他在村东头选了一块地自己盖起了医院,有了单独的门诊室、病房、药房、化验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在他的生意非常兴隆时,不知道什么与药房里的一个女人GD上了,慢慢有了嗳昧关系,但并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医院里的人多嘴杂,有人发现后,就这样一传五,五传十,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这事也很传到了他母亲和老婆孩子耳朵里,这时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正准备出国留学,可是哪舍得自己的爸爸这样欺负自己的妈妈,爸爸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全是妈妈一个照顾这个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她都伺候得服服帖贴的,为妈妈抱不公他们去找爸爸谈判,以失败告终。接着,他的母亲也不愿意了,她的要儿媳不公,可是都没用。谁知,他竟与小三发现到已经同居的地步了,这惊动了所有人。他母亲气得对着小三的母亲家里大骂,骂得小三的母亲不敢开门,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拆散别人的家庭啊,她们理亏,问题终究没有解决。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终于惊动了法院,他们一起走上了法庭。不知道是法庭调解,还是法庭的判决,最后达到协议就是:前妻跟母亲住在一起,他负责他们以及儿子所有的生活费,每月给他们一笔钱,由前妻照顾母亲,不管什么天气,都要从医院到前妻家里去吃饭。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要跟小三一起睡觉。天,哪有这样的判决啊?
既然是法院的决定,他们都照办就是了,可是最受委屈的就是他的前妻了。天天看到自己的老公,却心的距离却与他十万八千里。还好,他还有两个儿子疼她爱她,这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自己的儿子做了亏心事,她婆婆对她更好,每天陪伴在她身边。因为儿子已出国,只有她的婆婆相依为命,平时除了洗衣做饭,他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她那么有钱,除了自己种些粮食自己吃,别的地也不种了,她很快学会了打麻将,这是她唯一的家好,也是她唯一消耗时间的方式。老公和小三很快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那边的生活非常幸福。
现在在他的女儿也十几岁了吧,他已经成了看过半百的老人,看病也是费脑伤神的活儿,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这么多年了,家庭从未发生过矛盾,一切都是那么幸福和谐。现在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结婚成家,他们再让母亲遭受蒙羞之苦,他们要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让母亲也跟着出国了,因为他们的奶奶因为年迈高已过世,这儿他们已无牵无挂了。剩下的那一家三口也终于团结了。
这在人们中间议论了几十年的话题也终于结束了。因为他的医德和医术都非常高,并没有因为家务事而影响了他的声誉,人们一直都非常佩服他的耐力,能坚持这么久就不错的了。人们唯一打抱不平的就是他的前妻。只是她太受委屈了,委屈了十几年,值得庆幸的是,她终于脱离的苦海,去享儿孙们的福去了,这也许对她就是最好的安慰了吧。祝福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