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亲子中心征集《回忆童年——爸妈小时候怎么玩》,忽然我也回想起了自己的快乐童年,我也想给大家说说我童年里玩过的有趣游戏,虽然宝宝现在还小,但是我还是要记录下来,呵呵,等宝宝长大了让宝宝也了解一下妈妈的童年。另外,我也想把我童年的快乐游戏分享给现在正生活在条件优越环境下的小朋友,希望孩子们能够受到启发,更加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是80年出生在农村,童年里不像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好吃的,平时爸爸妈妈出门回来给买块糖也要乐上大半天,更别提什么牛奶啊、点心啊什么的;穿得呢,当然也不如现在的孩子穿得好,如果有旧衣服穿,爸妈绝不会给买新衣服穿,谁家有兄妹几个的,那衣服就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平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新衣服穿,嘿嘿,我们最喜欢过年了,过年有好吃的也有漂亮衣服穿~~~~!电视机呢,一个村里也就是有一两台(黑白电视,彩电到上初中时才有),一到晚上啊,有电视机的就得把电视机搬到门外来看,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来看,嘿嘿,就跟放电影似的,真热闹啊!至于游戏机啊、电脑啊......现在流行的娱乐工具,呵呵,我们是连想也没敢想过啊!小的时候,虽然通讯不发达,玩的游戏都过于简单,但是我们却觉得玩的挺有意思,我们可以结识更多的玩伴,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好了,不多说了,我还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童年玩过的游戏吧,这些可都是我很喜欢的游戏哦!
一、捡石子:
准备工作就是先到石子堆里随便挑五个差不大的石子(一般能用一只手能把五个石子抓在手中为宜)。具体的游戏规则就是:先把五个石子随意一丢,撒在桌子上,先捡起其中的一个(捡石子时不要碰到别的石子哦,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子,否则算违规,必须重来),然后把捡起的石子抛到空中的同时,用一只手去捡其余四个石子中的任意一个,捡到这个石子之后还要用同一只手接到抛到空中的那个石子,这样算是一回合,然后那只手中还是只剩一个石子,再依次去捡其余的三个石子,这样就过了一关了。至于第二关,与第一关不同的是第一关中是一次只捡一个石子,而第二关中每次捡两个石子,依次类推,第三关是先一次捡三个再捡剩下的一个,第四关是一次把四个石子同时捡起,哈哈,如果做到这样你就会捡石子了!不过这是最基本的,后面会越来越考验你的技巧哦!下一个环节就是用两只手,首先用同样一办法先捡到第一个第二个石子,拿在手中,两个石子再同时抛向空中的同时,去捡第三颗石子后,而时让抛向空中的那两颗石子落在每个手中各一个,依次类推。再接着就是要考验技能了,还有接石子时另一只手必须放在抛石子的那只胳膊上;还有接石子必须用另一只手把石子从空中卡入手心里;还有用两只手同时去卡石子,每个手中各一个......就这样,一步步难度增高,一步做好了再进入下一步,谁走了步数越多谁就赢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但是胜利者会很开心,呵呵,因为有很大的成就感。因为石子的摩擦力好大,我们整天在桌子上玩就把桌子上的漆给摩掉了,因此经常挨训,嘿嘿,后来我们就不在桌子上玩了,改在地上玩,找一块平地就玩起来了,地面是不怕摩破的哦!
二、投沙包:
这个游戏是一个集体游戏,就是把人员分成两组,剪子包袱锤,赢的一组成一排,则另外一组兵分两路各与那一组五米左右站好,这样赢的那组就站在了中间。接着是两头的人员拿沙包去投中间的人们,中间的人们一是要想方设法接到沙包,如果实在接不到就要躲,千万不能让沙包砸到身上,否则就算淘汰,但是如果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积一分哦,也可以营救一个被淘汰的人。就这样,两边的人谁捡到沙包就向中间的人们身上投,而中间的人们来回跑着的同时努力接或躲沙包,中间那一组的人全部拿下,这一局就算结束了,然后交换任务。呵呵,别看这么一个小游戏,还是挺锻炼身体的,每次不知在紧张中要跑多少路呢!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反应能力和团结精神呢!一般反应较快和配合默契的孩子是很难对付的哦!
三、跳房子:
可能因为方言不同,我们这里叫跳方块,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跳房子吧,也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游戏,这里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在地面上划上就跟现在地板砖似的那种方块,共两排(分别四个、五个方块),然后再找一个瓦片。首先,把瓦片投在四个方块一排的第一个方块里,然后单脚站立跳进第一个小方块里面,用脚踢瓦片,踢到第二个方块里面(同一排),然后单脚跟着跳过去,依次类推,把第一排跳完后拐弯再依次跳第二排,直到每个方块都跳完,最后跳出全部方块,这一轮就算结束了。接着,第二轮就是要隔方块跳(都是单腿跳),有的是隔一个,有的是隔两个、三个,由易到难。提醒大家一点:瓦片和脚跳到哪个方块里面都不准压线,嘿嘿,就跟交通法则似的,压线就算违章!违章和跳错位置都必须退出,另个人开始玩,违章或跳错方块退出后换下一个人,就这样依次进行。这个游戏也是有一定技巧的,踢瓦片时用力不够不行用力过大还不行,跳方块时千万要保持住平衡,另一只脚着地也是算违章的哦!这个游戏是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玩的,即使课间短短的十分钟,我们也是不会放过的,嘿嘿,我们不是贪玩是喜欢玩!
四、踢毽子:
这个游戏虽然现在还有孩子们玩,但是我也要说两句。我们那个时候的毽子是跟现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市场上没有卖什么毽子的,只有自己动手去做。我们自己做的毽子有两种:一种就是用毛线(截至每根20cm长左右)一根一根地往螺丝帽的一圈上系,打一个一死结,系得紧紧的,直到满圈都系满了,然后捋一捋留出的那些线头,有剪刀把一圈都剪的差不多长就可以了;另一种就是用包和塑料管(我们一般用输液管)在一个螺丝帽上(跟现在的市场上卖的差不多),不们用的不是五颜六色的毽子毛而是从活生生的鸡上拔下的鸡毛插上去的。嘿嘿,为了拔个鸡毛,我们都要把鸡追得无处可藏,一般红公鸡毛最好,又红双亮,做好的毽子又漂亮又好踢!嘿嘿,想想我们当时也够调皮的,没办法啊,为了玩嘛!
五、捉鱼、挖泥鳅:
我们这里种水稻,会经常给水稻灌水的,所以沟里、河里、坑里总缺不了水,当然也少不了鱼的。而灌水是有专门的排灌站的,当稻田里的水灌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停止送水,那时沟里的水就会慢慢变少的,而鱼是不会少的,这时就会时不时地看到鱼冒泡,我们放学后会从家里拿来盆到沟里去捉鱼。捉鱼的时候要用手慢慢在水底试探,反应一定要敏捷,绝不能手软,否则是捉不住鱼的。为了捉鱼,我们通常弄得满身是泥,湿乎乎的,很脏,可是看到盆里的鱼又够我们一家人大吃一顿的,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嘛!至于泥鳅,要等水全部耗完后,直到到地下面去挖的,故名思义,一般泥鳅是生活在泥里的,慢慢挖开稀泥就会找到泥鳅的,一般经验就是看到地面上一个个的小泥眼,挖下去一般会找到泥鳅的。嘿嘿,捉鱼的时候就不管男孩女孩了,只要能捉到鱼就可以了。
好了,就跟大家讲这么多吧,这几个是小我时候最喜欢的游戏,至于弹玻璃球、滚铁环什么的都是男孩子玩的,技巧方面我们不怕,但是也是需要力气的,他们一般会把我们的玻璃球弹的好远哦,好不容易回来了又让他们给弹走了,呜呜,惨死了,不跟他们玩了。还有挖野菜啊、插秧啊、拔草啊,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家里的农活,就更不用说了,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游戏,没干过的觉得好玩,干过的那叫辛苦,炎炎夏日,顶着太阳也要跟着父母到田地里去干活,可辛苦了!经常热的满是都是痱子,很痒很疼,哎哟!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我们村里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没有上过幼儿园,更不用提什么学前班、课外班了,一直玩到八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虽然没有学到什么,但是我们每天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经常玩到爸妈妈找我们吃饭的时候才回家(父母都顾种田,哪有时间管我们呢?),玩的却很开心很快乐,而且还拥有很多很多的玩伴,可以说也是一个快乐的童年吧。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呢?我们有空也说来听听~~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