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让我吐血的英文翻译

标签:
英文翻译外语翻译错误中英文对照watch杂谈 |
分类: 翻译年代 |
想如果连肯德基店内海报上的英文都出现如此大的纰漏,那可真是令我汗颜了,结果走上前去,仔细一看,后面是“!”,不是“l”,印刷体的叹号真的跟l太像了,还好是虚惊一场。
虽然是个小小的误会,不禁让我想起以前看到的很多问题。我算是翻译出身,靠英文吃饭有历史了,这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在哪看到有英文的释义都要去读一读,结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记得是5、6年前,在中街靠东侧那边有一家YH筷子专卖,红色的牌子,白色的字体,当时觉得能将筷子发展成一种文化,还创立出自己的品牌,这是件令人很欣慰的事情。可惜的是,当我无意中看到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YH筷子chopspicks”,我第一反应是难道我十几年积累的英文单词库难道错了,然后马上打给我们学校的首席讲师,一个澳大利亚籍的教授john,john很肯定的告诉我是chopsticks,
是“t”而非“p”。我竟然还是不死心,特意改变行程走到新华书店,找到高阶牛津双解字典,查到了这个单词,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验证,我知道是牌子错了。算是我好管闲事也好,太敏感也好,我觉得在外国人眼里这已经有损我们的形象了。于是我走到那家店里,直接就问你们经理在吗?不知情况的服务员有些慌张,没有直接回答我,然后问我:您有什么事?我便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外面的牌子英文单词写错了,已经经过外教肯定并查过词典核实了。服务员虽然对我的突兀有些惊讶,还是很认真地点点头,说会跟上面反映。一段时间之后,好像是几周之后我再次到中街的时候,特意留意一下那家的牌子,果真改正了,尽管新换的字母有着明显的色差,我却觉得比以前漂亮多了。
这种情况在一宫两陵成功申遗之后有所改善,在我被邀做马耳他驻华大使访沈时的随行翻译时,组织者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大使和参赞参观了北陵,陵寝外面重新被修饰过,英文释义已经被修改过,在我看来词句顺畅多了,不过还是有些词语用得不太恰当,不太符合外国人常用词的语言习惯,果然不出我所料,大使看过之后就其中几个词语与我进行了核实,还好我以前经常客串英文导游,对其比较了解,经过我的解释之后,大使才基本了解了陵寝的历史。
想必翻译者意图为:watch
在 watch out
里的确为小心,当心,很多时候例如在一定语境下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