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算了一笔帐,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2010年5月1日开始,至10月31日结束,总共184天,如果要吸引7000万参与的话,平均每天要有380434.8个人参与,四舍五入,也就是每天要有38万个人参与。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目标和任务。
再来看一下上海世博会开展前三天的战绩,以下直接引用媒体5月4日发布的新闻:截至昨天晚上8时,参观人数为12.97万人,开园三天累计入园人数达到56.3万人。热门场馆的排队情况有所缓解,参观者等候时间也相应缩短,整个园区运行依然保持了平稳有序。
这个数据,非常不容乐观。如果按照这三天来平均的话,每天平均的参观人数,只有18.8万人,那184天,就是3459.2万人,离总目标,太遥远了。
接下来,咱们分析一下参观的受众:
1、主要受众,毫无疑问是中国人,按正常情况,可能这7000万人里,至少会有5000-6000万是中国人参观;
2、次主要受众,中国周边国家,比如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等等,估算,这些人群,应该有800-1000万;
3、其他人群,离中国远的国家,比如,非洲、北美、南美等国,大致估算,这些人群,应该有200-300万左右;
即便是不明白具体情况的人,也应该能基本得出上边这个大比例。
抛开次主要受众和其他人群不提,单提主要受众国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凡事要抢个先,就是事情刚一开始时,去看的人超级多,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去看人的慢慢少了。
可这次上海世博会,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反而是一开始,人就很少了,这不禁让人有些担心:
1、为什么不抢先了:世博会这么大的事情,一开始就应该有的热闹劲,哪儿去了?
2、开初人少原因是天热,这个理由占不住脚,大家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上海将更热,五一小长假三天算是非常凉爽的天气了。
笔者觉得,上海世博会一开场就遇冷,是有几方面原因的:
1、宣传方面,我并不认为上海世博会宣传得足够了,在中央一套播放开场晚会,并不能代表宣传面足够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卫视多了,人们的收视爱好也多元化了,央视,只能覆盖了一部分人。
2、收入方面的问题,虽然经济开始重新景气了,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们的工资,并没有相应改观,大家仍紧握着口袋,尽量减少出行。这个方面的问题很复杂,一本书也是讲不清的。
3、世博本身吸引力方面:(1)世博会不像奥运会,一直有比赛结果在吸引着大家。世博场馆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参观过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再去第二次;(2)场馆本身,也不像比赛一样,有非常多的精彩部分。(3)世博按照的文艺表演等的,在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不够,一般的大众,对这个很难了解。如果我不是看了很多资料,我也就想当然以为世博会就是一个大公园,不同的是,别的公园是展示花草树木,这里是城市建筑和生活。
最后,一语概括,上海世博会要想完成7000万人次的参观目标,可不是加一把劲的问题了,而是N把劲,至于怎么加劲,需要运营世博会的政府机构和公司们,好好想想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