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在与作家老师、编辑老师们探讨中,就是在与文学爱好者、阅读爱好者的聊天中,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感觉出来,中国人现在太浮躁了,没有人潜下心来阅读。
还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文学兼普通写手群里聊天,我提了一句,我每个月,要把读者、知音、故事会、小小说选刊、百花悬念故事,还有特别关注全部看完,有的杂志还有好几本子刊呢。说完后,大家普遍表示惊讶,你的阅读量,好大啊。
说实话,现实工作很忙,这些书,都是上下班公交车上,或者双休时看完的。这样的阅读量,如果放到几年前,就是普通学生、白领一周或两周的阅读量,可现在,却成了阅读量好大的标志。
说偏题了啊,本来是要说雅贼的,收不住,谈了半天阅读的事情。
在进站前,买了一本故事会,一本读者,时间还很早,整整四个小时,害怕太原跟北京一样的拥挤,出门早。事实告诉我,是我太高估太原了。
坐下,看书,还是习惯从后往前看,并且,认真地把每一页广告仔细看看、研究一下。我始终觉得:一本杂志的广告,能看出这本杂志目前面临的情况来。
一点也不懈怠,整整看了三个小时,剩下没几页了,放下故事会,闭上眼,小憩一下子。几分钟后,睁开眼,去摸故事会,不见了,只剩下旁边的读者。
左翻右找后,没有任何收获,我这才明白,我这是遇到了一偷书的雅贼了,于是窃笑,编辑和作家们说的,没人看书,这不是还是有人看吗?偷去不就是为了看吗?
但有两点遗憾的:其一,还有几页,这本故事会我没看完,再买一本,又不必浪费了;其一,为什么贼没有把读者偷去,如果这贼是一爱好文学的贼,按常理,读者的文学性是要比故事会略强一些的。
罢了,不去想了,希望这样的雅贼,越来越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