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情不允被玩弄

(2009-07-13 07:15:39)
标签:

心理学

伪科学

行为主义

心理治疗

韦志中

情绪

情感

感情

爱情

心理

时尚

分类: 成员分享

感情不允被玩弄

——心理学被称为“伪科学”评价的思考

感情不允被玩弄

 

 

    冯特在1879年使心理学制度化至今在西方已有百年历史,其科学性已让世人信服,现代西方近年也有把心理学评价为“伪科学”的论调,当初获悉,作为向往心理咨询技术的心理学者,怕自己费心苦读的心理学变得一文不值而感到激动和忧虑。心理咨询,简单的理解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层面,与医学相似,若与之对比,缺乏科学性,就难登大雅以让人信服,如同五千年历史的中医,缺乏科学数据,即使有成效,也难以被信任。本人在一段时间内渴望着把所学的心理学理论数据化,逻辑化,步向心理学行为主义的方向。

    2009年6月28日韦志中心理服务机星期三俱乐部构举办的《石头的故事》心理治疗工作坊活动中,韦志中老师分享了自己对心理学的一些真知灼见,甚为感触。本人在四个月前开始接触韦志中以来,曾一直以为,公众评价的韦志中“不论流派,注重效能的作风”失实,其技术核心仍是精神分析,然而当韦志中给自己的技术和理论方向定义和分享后,本人感到自己对心理学科流派的了解太过肤浅。心理学并不能简单地划分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几个流派,各个流派,实际上都是心理学学科内容的延伸,其作为学科成立的目的都是希望能造福人类。那么,心理学,特别是应用心理学的心理咨询活动,如何造福人类?“心理创伤可影响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同时它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进行处理”暗示着心理学能够改变人的情绪。既然人的负面情绪可以转化为正面积极的情绪,那么心理技术者也可以把正面的情绪通过逆向操作转化为负面消极的情绪咯?心理暗示的科学性证据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确实如此。那么,人的感情可被允许被控制和改变吗?作为一个人,本人相信,剥夺一个社会人的情感自由,无异于扼杀一条生命,这绝对是有违现实社会道德的。韦老师分享中觉得自己倾向人本主义,相信每个人本身具备足够的能量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咨询师的工作就是不乏艺术性地进行引导、陪伴和支持。很实在,很精辟。本人终于理解到韦老师甚少把心理学理论化而注重培养学员感受和自察这看似散漫教学作风背后的用心良苦。

    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学者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数据,整合归纳,不能参杂个人利益、政治倾向、社会道德等杂念进行科学研究,以避免篡改数据虚报成果的行为;而人的情绪,也就是感情,可否以毫不动情的人去感知和分析?通过这个设问,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死胡同。

    于是本人回到起点,重新审视心理学这门学科。学科,不等于科学。心理学更像是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生物学和现象学等学科之间的边缘的融合体。此时,本人更希望心理学是一门文学、哲学或艺术之类的,非纯科学学科。心理学具有科学性,它看上去很像理科,拥有“科学的光彩”,然而,它确实是一门伪科学;或者说,本人认同和希望它是一门伪科学。

    或许,心理学在中国,会步中医发展之路的后尘;或许,随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努力,心理学会找到更能使人信服的理论体系进行说明;或许还能作为中医发展的借鉴,使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然而活在当下,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确实掌握在我们手中。

    感谢韦志中星期三俱乐部。

 

 

文字: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成员慕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