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低碳”能治“高温异常天气”?
(2009-06-26 01:15:47)
标签:
高温低碳财经 |
分类: 农村土地与农村环境治理 |
郑风田:“低碳”能治“高温异常天气”?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这两天估计大家给热坏了,在热得头脑发晕之际,我们还是应该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异常天气越来越频繁?今年春节全国又发生了大旱,去年南方发生奇特的冰雪天气,也可谓是多少年不遇,而再往前又是重庆与四川发生数年不遇的大旱。这些气候异常的背后是什么?对我国的未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该怎么来应对才能够减少这种异常?
高温异常天气之所以频频发生,气候变暖是黑手
据中新社的消息,6月24日,北京市最高气温达到37℃。当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十三省区遭受高温热浪席卷,局地最高气温可达四十摄氏度。中央气象台已拉响高温橙色警报。6月25目全国共有17个省市会出现高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及陕西、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南疆盆地有35℃以上高温,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陕西东部、河南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39℃,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局地温度达40℃。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不正常的奇热现象?其实细心的读者早就发现我国近年来已多次发生这种异常的天气。实际上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里,美国等其他国家近年来也多次发生这样的异常天气状况。而且频率越来越快,搞得人类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还好,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最终得到结论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而气候变暖又跟人类过量地排放二氧化碳有很大的关系。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治愈气候变暖的病根。美国前总结戈尔之所以前几年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是他通过排一个气候变暖的宣传片,并在全世界广泛宣传传播气候变暖是人类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号召全世界共同行动起来,对付人类的这个黑手。
我国国家层面已经行动起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目前的气候与环保,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外交的重心。过去我国一直被指责为排放大国,也就是气候变暖与极端气候变化的原凶之一。据《瞭望》新闻周刊的报道,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据专家估算,我国2007年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0多亿吨,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而且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迅速上升,按国际能源署(IEA)统计,1990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3%,2000年上升为60.5%,2005年则达92%,目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虽然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当前仍约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但已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已开始积极应对。中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据报道,今年2009年6月5日,国家还专门召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国政府认为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就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气候变化问题作出抉择,是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应对挑战的重要机遇。中国将积极参与谈判,发挥建设性作用。
最近《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英国《卫报》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使可再生能源占中国能源总消耗的20%,从而超过欧洲。张晓强说,中国可以“轻松超越”目前为风能和太阳能使用所设定的2020年目标,并“正在考虑”将这一目标提高3倍。为此,中国政府计划在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拿出一个较大份额,用于低碳项目的投资。这其中,2100亿将直接用于环保项目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环保部宣布了对两家大型中央级国有能源企业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美国正在积极酝酿要对中国征收“碳关税”
美国制造业联盟发布的最新报告讲,中国钢铁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全球其他地方排放量的总和。他们一直游说国会征收“碳关税”,对于排放过多的碳生产出来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就要征收“碳关税”。这点应该引起我国决策层及企业家的重视。否则真要是征收了,就来不及改了,要赶在他们前面改。
“低碳战略”可以对付气候变暖,从而应对异常天气。我国的民间也应该行动起来。
如何应对极端的天气,长远来讲必须走“低碳战略”之路,这也是全球共识。 全球应该协起手来,减少碳排放,拯救我们的星球。否则的话,未来的异常天气只能是越来越多。让我们从我做起,减少碳排放,为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做贡献。
不少人误以为应对气候变暖是发达国家的事,跟我们没关系,还有些人认为节能减排会一定影响我国的发展。其实这都是误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通过技术革新手段来推广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带动我国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创新,通过生产模式的革新,也为未来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找到我们的发展之路。通过推进“低碳战略”,进行节能减排,并不断地推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为全球的气候变化做些负责任的贡献。
让我们大家也都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全球其他国家一道来应对这个乘张的气候变化,使我们的气候能够正常起来。
阅读材料:
全国将有17省市受热浪席卷
2009年06月25日0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要] 今日,全国共有17个省市会出现高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及陕西、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南疆盆地有35℃以上高温,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陕西东部、河南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39℃,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局地温度达40℃。
6月24日,北京市最高气温达到37℃,出行民众纷纷利用口罩、帽子、手套、魔镜遮阳。当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十三省区遭受高温热浪席卷,局地最高气温可达四十摄氏度。中央气象台已拉响高温橙色警报。
中新网6月25日电 中央气象台24日下午6点继续发布高温橙色警报,25日白天,中国共有17省市(自治区)将会受到“热浪”不同程度的席卷。
26日夜间起,华北、东北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此外,雨水今日将继续“潜伏”在南方地区。
预报称,受大陆暖气团影响,25日白天,共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会受到“热浪”不同程度的席卷。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及陕西大部、宁夏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南疆盆地有35℃以上的高温,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西大部、山东大部、陕西东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南疆盆地东部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 39 ℃,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及南疆盆地等地局部温度可达40℃。
不过,26日夜间起,华北、东北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对缓解华北地区的高温非常有利,其余地区的高温天还会持续。
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浪卡”的中心24日下午5时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受其影响,24日晚上到25日白天,南海东部海面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6~8级,“浪卡”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可达9~10级。
雨水25日继续“潜伏”在南方地区,四川中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最大降水量可达50~ 70 毫米。此外,降水的同时依旧会有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没。(中央气象台 刘芯竹)
24日北京最高温39.5℃ 为58年来同期最热天气
2009年06月25日04:27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夏命群)“39.5℃”,昨天,京城迎来今年以来最热一天,也创下近58年来同期最热的纪录。气象台预计今天最高气温将达37℃。
昨天上午11时,市气象台紧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注意防晒和防暑降温。
据悉,这是今年以来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也是首次由三级升为二级。
市气象台专家介绍,昨天最高温出现在下午4点。当时北京南郊观象台39.5℃,创1951年以来6月下旬的最高纪录。这股热浪直到下午6点才开始逐步下降,但气温依旧高达38.1℃。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一些城市的温度甚至超越了北京。具体是:15时,石家庄41.7℃,郑州41.3℃,均创今年以来新高。
周六前后,将有一股冷空气南下终结“热浪”。
专家支招应对高温天气小贴士
在这种高温天气里,公众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工作?
何立富:北方晴热高温不同于南方的闷热高温天气,紫外线的强度会非常强,而过强的紫外线容易导致皮肤病或皮肤癌,所以,特别提醒广大网友,要加强防晒工作。
建议大家要选择适宜时段外出,应尽量减少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或作业。户外工作人员需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色浅的衣服,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携带必要的遮阳工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要缩短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一旦感到不适就应即时休息。
另外,当气温过高,超过35摄氏度时,外界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甚至超过人体正常温度,会造成人体体温调节障碍。其主要影响人体对流和辐射散热,使得体热积聚,体温升高,容易发生中暑。对于老年人还有体质比较弱的朋友,尤其是在心脑血管、消化系统以及肝、肾等疾病者,应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注意防暑降温,多喝白开水,补充身体水分。
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建议爱好运动的朋友要停止运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仁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此外,建议大家将室内空调温度调节到26摄氏度,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空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