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口罩其实防不住甲型病毒?(二)

(2009-05-13 10:51:21)
标签:

n95口罩

sars患者

墨西哥

杂谈

分类: 食品安全问题

为什么戴口罩抵御不了A型流感病毒?

研究表明一般的口罩对于预防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的入侵是没有作用的。在亚洲,大街上的人们带着手术口罩却感染了SARS病毒。2003年,Jon Cohen写到,直径100纳米的SARS 病毒可以轻易穿越口罩的防护。因此大小只有80120纳米的新型流感病毒肯定也能穿越它。

一般的一次性普通纸口罩阻挡较大微粒时有用,而病毒,包括可能是SARS起因的冠状病毒,是非常小的,只有0.020.2微米,可以轻易穿越口罩的防护。一些研究甚至表明手术口罩都不能抵御会导致结核病相对较大的结核杆菌的侵袭。尽管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建议SARS患者戴口罩,但是它并不建议那些与SARS患者接触的人戴口罩,除非患者无法戴。在户外,病毒的载体颗粒很容易消散,戴口罩的作用就更小了。

美国疾控中心建议接触SARS患者的医护工作者戴一种特殊的口罩——N95呼吸器。但即使这种口罩对冠状病毒的防御也有限。看它的名字就知道了。“95”意思是如果口罩填充得当的话,它可以将小至0.3微米的颗粒过滤掉95%(人的头发直径大概100微米)。而人体冠状病毒在0.10.2微米之间,比该口罩可以过滤的最小颗粒还小很多。

戴什么样的口罩才能有效?

Cincinnati's Sergey Grinshpun大学研究了N95口罩后把问题归结于过滤成功率。不同生产商制造的N95口罩有不同的过滤成功率。换句话说,一家公司的口罩如果填充得当的话可以过滤掉92%的冠状病毒,而另一家可能只能拦截50%.Grinshpun说口罩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他还提到,病毒经常附着在较大的分子上传播,这使得病毒更容易被过滤掉。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疾控中心主任Julie Gerberding上周说,当你和一个感染者密切接触时,用T恤盖住你的脸或许有用。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防御SARS,你可能要戴一个盖住全脸的口罩和一个高效的空气过滤器,当然这种过滤器会很不舒服。

戴口罩的双重心理效应:防止恐慌与带来更大的恐慌

当然,戴口罩有一定的心理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恐慌。但是这也有可能有负面作用,因为如果人们错误认为口罩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降低警惕性,例如戴着口罩随意进入人多的地方或者忘记洗手等等。而且大批人群戴口罩更会带来恐慌。目前在墨西哥城,无处不在的口罩已经制造了一种不安的气氛,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上周末宣布,政府已经分发出去超过600万个口罩。与墨西哥的做法不同,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表示,鉴于口罩作用并不大,不建议民众使用。另外专家建议,口罩最好是一次性使用,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常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保护措施。

 

(医用N95口罩)

医用N95口罩的正确戴法:

1. 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手穿过口罩头带,金属鼻位向前。

2. 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位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

3. 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 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口罩小贴士:

  1. 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空气中夹杂着大量的灰尘、细菌、病毒和各种有害的气体等,都有可能随着人的呼吸进入鼻、咽、气管和肺部,当人体抵抗力较弱时,可使人致病。戴上了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使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使病毒和细菌不能进入人体。

  2. 常用的口罩一般是用脱脂棉纱布折叠数层后缝制而成的,也有用非织造布制成的。一般来说,3层纱布的口罩只能阻挡70%-80%的细菌,6层纱布的口罩可阻挡90%以上的细菌,为了戴上口罩后不至于太闷气,通常以选择6-8层为宜。

  3. 戴口罩不是戴上去就算数了,若不密合,即使是再好的口罩,也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危害物会随空气经由脸部与口罩间的细缝被吸入,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 由于口罩直接接触口腔、鼻腔,所以口罩的清洁是第一位的。另外,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在脖子上挂着。

5.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由于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又很曲折,鼻毛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有人测试表明,在将零下7摄氏度的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其气流已被加温至28.8摄氏度,这就非常接近于人体的温度。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时间不宜过长。此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也该戴上口罩。

(编译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颖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