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上北固楼
雄踞于北固山上的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咸康年间,是由徐州刺史蔡谟主持创建。它在江南名楼中,仅比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的黄鹤楼迟建了一百多年,位居长江名楼第二,却是江东地区最古老的临江楼阁,被称为“江南第一楼”。
镇江的这座北固楼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和它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的,北固楼所在的北固山形势险要,它南邻东吴铁瓮城,北临浩瀚长江,景色十分壮观。更是因为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都在这里留下他们感天动地的雄伟诗篇,更有无数文人骚客在这里文思泉涌抒发情怀。梁武帝萧衍登北固楼后发出感叹:“作镇作固,诚有其绪,然北望海口,实为壮观”。六百年后的南宋诗人辛弃疾在任镇江知府时,登上北固楼,他的一首大气浩然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镇江的北固楼: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的另一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也抒发了辛弃疾内心的无尽感慨: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敌谁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随手摘录了宋代诗人的一首《润州》:
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章宫,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瓜州》(宋)蔡槃
烟际击孤舟,芦花两岸秋,江空双雁落,天迴一星流。
击鼓西津渡,残云北固楼,商人茅店下,沽酒话扬州。
这些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寄托了作者登楼赏景时的丰富内心情感,也让镇江的北固楼名扬天下,就像是李白的那首黄鹤楼诗让黄鹤楼声闻华夏一样,成为丰厚文化脉络和厚重的历史积淀。
最早的北固楼,并非是用于观光赏景,史书对北固山有如下记载:“蔡谟起楼其上,以置军实”,可见是一座地道的军事设施。后来才渐渐演变成为登高抒怀的地方。
千百年来,北固楼几经兴废,初唐的《南史》记载北固楼崩塌,所以初唐再也没有见到吟咏北固楼的诗赋。中晚唐时期的诗人张秙曾多次往返于润州,他有一首《题润州李尚书北固新楼》,诗曰:
蹑石攀云一径危,粉廊朱栏眺江湄,青山半在潮来处,碧海先看月满时。
树色转烟城斗峻,水光浮草岸遥卑,西楼又起公羊意,坐对寒潮向渺弥。
题诗北固新楼,显然是这个时期又新建了北固楼,据推算重建时间是在唐代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前后。后来历代的烽火战乱和风雨变迁,北固楼曾屡有修建,但却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曾经一度被称做多景楼。它虽然是一座江南著名的楼阁,却是只有不到五米的高度,和北固楼远近闻名的声誉不相吻合。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历尽风雨的北固楼日渐破败,直到进入新世纪,摇摇欲坠的北固楼让镇江政府痛下决心,重建一座宏伟的北固楼。
2010年八月,镇江市政府决定,北固山风景区关闭园林景区,在北固山上巨资建造新的北固楼。两年后的2012年,新的北固楼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完工。开始进行繁杂而重要的内部装修工程。这座新建的北固楼是一座仿宋代风格的楼阁式建筑。从外面看是一座两层阁楼,内部却是三层架构,结构设计十分巧妙。该楼的建筑面积只有四百余平方米,楼高约为二十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而壮观,成为北固山景区乃至镇江一座标志性建筑。
据说,新建的北固楼全部用贵重木材打造,除了出于抗震的设计考虑外,整个楼阁的结构全部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方式。这些木材全部来自于东南亚的高级柚木,总共使用了约六百余立方米,据说这些珍贵木材的价格,每平方都在万元之上。北固楼木结构中大的梁柱,每根都有数吨之重,这种柚木自身会散发出一种植物的芳香,具有防腐防蛀的功效。有专家认为,只要这座新的北固楼没有地震和火灾的损坏。并且能够及时维护,至少可以巍然耸立数百年,甚至可能千年不倒。
我在通往北固楼的石阶路旁边的砖墙上,悬挂着几幅北固风景区的摄影风光作品。其中有一幅冬雪中的北固楼风光照片,是白雪皑皑下遥望北固楼的画面,那银装素裹下的北固楼更是显得意境悠远,恍若是天宫的仙山琼阁一般。
此时的我,顺着北固山上的石阶路逐级攀登,当我登上这座飘逸恢弘的临江楼阁,首先闻到楼阁木材所散发出的那种自然馨香,抬首望去,一根根粗大的梁柱纵横交错的结为一体,支撑着一层层硕大的楼阁空间,那种繁复的木结构真的可谓错综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北固楼的木质结构均为卯榫结合,没有金属固定物,楼阁内部共有三层,屋顶为十字脊。一层设计有副阶,二层设计有平座。一层的北侧设有一座观景平台,平台向临江的方向完全悬空的探出五米。可以直接看到江边北固湾的亲水栈桥。当我登上二层平座,可以看到万里长江向天际线延伸,向北可隐隐看到扬州市区。还可以看到横跨长江的润扬大桥。
在北固楼开阔的空间。摆放着很多精美的工艺品,一座座大型的画屏。展现了万里长江山水画卷,四壁上悬挂着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木雕画屏,让我们感受到古老镇江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精神财富。画屏上详尽的文字,记录了镇江古城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北固山和北固楼风雨岁月的沧桑历程。这些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承载着古城镇江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蕴。
我在居高临下的雄伟建筑上细细的观赏,我在这海阔天空的悠远空间极尽千里目,想想历代帝王将相在这里抒发情怀,无数文人骚客在这里诗情大发,留下他们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只可惜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已是人去楼空花散尽,一切都是那浮云飘渺,瞬息之间,枭雄流寇都不过是昨日云烟。独有我在这里怀着寻幽访古的心情,感叹人生苦短和岁月无情。老夫一时万千思绪,尽在唏嘘嗟叹之中:
飞阁雄踞北固巅,万里江天不复还,
我今登楼谢旧客,一片痴情泪潜然。
姑苏风光依然在,壮士孤魂追云端,
京口三山可留我?满腔衷情化佛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