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2017-08-20 07:44: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太湖帆影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在网络上浏览图片的时候,偶然间看到的一幅画面。这幅署名为《太湖风帆》的照片,以其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我把它下载在我的图片收藏中。今年的江南之旅,我把无锡太湖游列入游览计划之一,我希望能在太湖水面上再一次看到这种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
     我在鼋头渚景区的旅游码头乘上一艘大型游船,游船载着我们数百个人缓缓地离开码头,游船在经过鼋渚灯塔时,我终于看到了太湖上的点点风帆,这让我的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太湖水面上漂浮的是一些大型五桅帆船和七桅帆船,是过去太湖上的主要运输船只,在交通如此发达的年代,居然太湖里还有这么多帆船,令我不由得满腹狐疑。
    正在我猜测间,船上的一位导游在给他的团队讲解,这是太湖当年流行的一种大型帆船模式,有渔船和货船两种,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随着太湖对鱼类资源的保护,这些船只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太湖水面上漂泊的古帆船,是鼋头渚旅游风景区为了营造古老的太湖风情,专门打造的仿古帆船,这些船只固定的漂泊在太湖水域,以供游客观赏和拍照之用,这些古帆船已经成为太湖上的一道风景。我仔细观察,果然这些帆船的船头和船尾都系着缆绳,把帆船固定在太湖水面上随风飘荡。
    根据民间的传说,太湖的七桅帆船起源于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的岳家军水师,用的就是这种大型帆船。岳飞遇难后,岳家军水师潜伏到太湖水域隐居起来。他们把原来的战船改成为渔船,过起了太湖渔家人的生活。因为这种帆船速度快,所以捕鱼效率很高,此后的太湖渔民都以这种船型从事捕鱼业。在太湖,每一艘帆船就是一个渔民家庭,成为飘荡的太湖人家。
    据当地人讲,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太湖上还有百余艘这种大型帆船。而后随着鱼类资源的枯竭,以及现代渔船的更新换代,这种老式的帆船被急剧淘汰,以至于彻底没有了踪影。现在太湖上飘荡着的这些七桅帆船,再一次唤起人们久远的回忆,再现了当年的太湖风情。
     我对太湖风帆最早的印象,是源于早年间看过的一幅国画《太湖帆影》,我记得是江苏省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所画。宋文治先生在江苏省国画院期间,受傅抱石先生影响颇深,他以严谨的构图方式和浓淡相宜的笔墨,致力于山水画创作。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其中有很多是对太湖风情的生动描绘,有一幅《太湖帆影》便是他的精心力作。从那以后,太湖风帆的意境一直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隽永画面。
    浩瀚的太湖,时时风起云涌,万顷碧波,在我心中激情荡漾。我满怀豪情的站在游船高层甲板上,看那苍茫朦胧中的鼋渚灯塔,看灯塔之外那一艘艘古老的帆船,正夜以继日的飘泊在随波逐浪的太湖水面上。此情此景,勾起我对千百年来风雨岁月的无尽联想。
    曾几何时,太湖上这些鼓起风帆的渔船,承载着一代代太湖渔家的艰辛生活,见证着凄楚的太湖风雨和社会的动荡。如今,这些渔家儿女大多已经登上太湖岸边,融入现代社会的新生活。那曾经悠扬的太湖渔歌,渐渐成为太湖人遥远的回忆。唯有湖面上飘荡的这些道道帆影,还在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还在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太湖风情。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第三辑太湖之畔的采摘(四十七)太湖帆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