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大理
我们在丽江游览了两天,下一个目标是游览著名的大理古城,我的心中对大理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所期待。
大理是云南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是中和镇,也被称作榆城、紫城。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天宝年间,这里曾是南诏王朝的都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大理曾是一个很完整的古代城池,古城外有一条护城河环绕,古城四周有高大的城墙,城墙的东、南、西、北各设一座城门,各门都有高大的城楼,城墙四角还有角楼。
关于南诏国的历史,在云南历史乃至华夏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公元737年南诏王皮逻阁在唐王朝支持下,几经战争和兼并统一了六诏,建立了中国西南民族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南诏王国历时二百多年,几乎与唐代相始终。
南诏国最早建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迁都到羊苴咩城,就是今天的大理古城。都城的建筑布局规整有序,庄重威严,很有王权气势。都城内部结构分为五个部分,这就是宫、廷、高级官僚居住区、南北通衢和客馆,更有规模宏大的五华楼,成为都城的独立部分,据说当时五华楼可以居住一万余人。
丰佑是南诏国第十代君王,他在位期间南诏国非常强盛,还曾派兵入侵唐朝领土,甚至有一次远征攻克了四川成都。这个时期,南诏王国崇尚佛教。佛寺遍布云南境内,据说有大寺庙三千,小寺庙八百,其中著名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都是丰佑执政期间建造。羊苴咩城在南诏晚期作为都城长达一百二十三年,在其后郑氏的“太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段氏的“大理国”,都以大理古城作为国都。
公元1235年,忽必烈帅军南下攻打大理国,他们势如破竹,穿过大渡河抵达金沙江,用皮筏渡江,长驱直入占领云南,这就是历史上“元跨革囊”的征南之战。忽必烈在云南采纳了姚枢等人的建议,改变了过去蒙古军所到之处疯狂屠城的惨烈恶习,他下达了止杀令并派使者到羊苴咩城劝降。
大理相国高太祥力主抵抗并杀了使者,与忽必烈展开激烈的厮杀。大理国王段兴智和相国高太祥背城出战,因不敌忽必烈雄兵而惨遭大败。高太祥被杀,大理国王出逃,而后在云南宜良被俘,大理国宣告灭亡。
从南诏王朝至今,已是千年,大理古城经历了岁月的变迁,让我们看到今天涅槃重生的大理古城,看到古城刀光血影浸润的厚重历史积淀。
今天的云南大理州,辖区有三百万人口,有十三个少数民族在这里世居,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白族人口占据三分之一。大理市也是一个占地一千四百余平方公里,有着六十二万人口的省辖市,今天的大理市已经向着一座充满现代风情的城市迈进。已经成为云南腹地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市。坐落在这苍山之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古城,还依然保持着千百年前的古都风貌。
二十年前的云南之旅,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机会踏足大理,与大理的失之交臂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份遗憾。今天走近大理古城,我的内心充满欣喜。
大理古城,我来了,我在二十多年的苦苦期盼中,终于投入你多情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