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辑 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2015-12-17 08:04:38)
标签:

何园建筑

牡丹厅

水中亭

玉绣楼

家族文脉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何园建筑
   
     何园,在中国江南园林建筑中独具特色,这座私家园林的建筑,占据了园林很大的比例,几乎环绕园林一周,这样的密度却不显得很拥堵,而且每一座建筑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如果你从东大门走进何园,这是何园开阔的后花园,你走过寄啸山庄的圆形洞门。迎面山墙上镶嵌着“风吹牡丹”的砖雕,这就是花园的牡丹厅。何园的后花园分为东园和西园两部分,在东园的建筑中,船厅最为精致,主人把整座大厅设计为船型,大厅周围鹅卵石和瓦片铺成的地面也呈现着水波纹款式,大厅的抱住上有一副对联:“月作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透过船厅镶嵌的玻璃花窗可观赏周边景色,给人以“人在厅中坐,景自四边来”的水居意境。
     东园则是以水中亭为主要建筑特色,周围是一圈饶园一周的串楼。串楼长约四百米,它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苏东坡、唐伯虎、郑板桥等人诗画,回廊墙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诗句。通过回廊上的“观园镜”,可观赏到全园景色,给人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之美,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内涵。从赏月楼小院的东门走进“玉绣楼”,眼前豁然开朗。玉绣楼前后两栋并列,有回廊复道连接为一体,因为庭院中栽种着广玉兰和木本绣球,所以称为“玉绣楼”。
     玉绣楼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在中国传统串楼建筑的基础上,融入许多西方建筑的风格,房间内日本式的推拉门,法式的壁炉和铁床,墙上的百叶窗,足见何园主人的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在那个闭关自守的封建时代,何家房间的摆设已经融入很多西方文化的特色和生活方式,可见他们家族的超前意识和博大的精神境界。玉绣楼建筑的细节十分考究,地面设有通风口,地下有两米高的防潮透气层。这里是何家主要的生活区域,一百年来,几代何氏子孙在这里传承着跌宕起伏的家族历史,演绎着他们丰富的人生故事。
     玉绣楼的南边,是一座叫做“与归堂”的清代楠木厅,和东面片石山庄的明代楠木厅遥相呼应。“与归堂”面积一百六十平米,是扬州地区保存的最大、最为完整的楠木厅,是主人会客的地方。楠木厅内镶嵌着大块的进口玻璃砖,这在当时是很奢侈的建筑装饰,透过玻璃窗,几乎把厅外景致引入厅堂。
    何园还有一座读书楼,这是何氏家族文脉的象征,从何芷舠的父辈就通过科举成为宫廷官吏,尊儒重教,诗礼传家,便成为何氏家族不断传承的门风。这个家族百年来先后出现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重视文化教育的家族传承,是最重要的内在原因。
     何芷舠父亲何俊任二品江苏布政使,何芷舠在父亲亡故后,奉养生母任氏至孝,建寄啸山庄时,另辟独立小院给母亲颐养天年达十八年之久,其孝道盖儒家之本。母亲居住的怡萱楼,围廊用进口铸铁围栏,每个围栏都铸以“延年益寿”字样。
    何芷舠祖籍安徽望江,往返老家多有不便,就在片石山房东侧建了家祠。每逢年节都在这里祭祀。祠堂名为“光德堂”,寓意后辈要无愧于祖辈先人,以完美的道德规范自律,发扬优良的家族传统。何芷舠请人绘制了他前面三代先辈的画像,供奉在祠堂之内。何家祠堂天井里有一口水井,据考证是很早以前的古井。何芷舠将其保存下来,一是按照徽派建筑的讲究天井要“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是要告诫子孙饮水思源,不忘继承家族精神。
     透过何园的建筑,我们可以看到何芷舠在这里所倾注的心血和情趣,反映着他丰富的精神境界,以及他对家族的殷切期望。何家的后人不负众望,从长江之畔这座寄啸山庄里走出来,足迹遍及中国各地,他们也早已跨出国门,在各自的事业上做出卓越的成就回报社会,回报这个生育和培养了他们的寄啸山庄。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3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四十六)何园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