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辑 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2015-10-04 08:39:03)
标签:

崇德堂

刘氏梯号

小桃园

中西合璧

精美绝伦

分类: 旅游札记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是南浔首富刘墉的第三个儿子刘安泩的居处,因为其外墙是用红砖砌成在南浔当地称为“红房子”。因为其正厅为“崇德堂”,一般都称为崇德堂。

    根据史料记载,积善堂的前身是一座园林,是元正时由承事郎华宏纲所建,号称“小桃园”。旁边一个小巷,称为花园弄。到了明代这里为富贾庄允城所有,他的儿子庄廷钺曾在这里建了一座“百尺楼”,作为他的藏书读书处。清初的“庄氏史案”以后庄家破落,刘梯青于光绪三十一年从钱氏手中购得此地,用了三年时间建成了现在的崇善堂。

    崇善堂建筑是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中部的建筑是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大厅是一个中式的厅堂,正中悬挂着“崇德堂”匾额,两侧有抱柱联和画屏,中间木柱要两人合抱。站在崇德堂大厅里,我从这古朴的摆设和布局中,感受到房宅主人崇尚文化和鼓励奋发图强的家族传承。

    刘梯青在崇善堂宅后的义仓河对岸购地二十亩,他在这里叠石为山,引水为池,除了亭台楼阁以外,还建有精巧的欧式洋房,建成为一座精美的古典园林。因为刘梯青有述袭为园之志,抱守存故迹之心,有沿承三百年前小桃园之寓意,取名“留园”,恰好留与刘谐音。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将部分园林赠与外甥徐氏,称为“徐家花园”。可惜的是抗战时期被毁,现在仅存一池荷塘。

    在崇德堂北部和南部的建筑,虽然总体是一座中式建筑结构,却融入浓郁的异域风情,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式中,显示着西欧古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特点,使得整座建筑恢宏壮观。那精致的轩廊,落地长窗也都镌刻着精美绝伦的图案花纹。显示着主人面向世界的精神境界,显示着主人开放的意识和对西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包容。

    在崇德堂的建筑后面,当初有一片草地开辟为网球场,庄园一偶饲养着奶牛,东西潭边的钟楼上有一架巨大的自鸣钟,远近都能听到它的声音。现在这里风光不再,原来的场地建成为一座三百平方米的小型花园,园内茂林修竹,一只只新笋破土而出,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月牙形的潭池建有假山荷塘,这里已是亭榭玲珑绿意盎葱茏的园林景观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五十五)刘氏梯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