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辑 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2015-09-04 07:39:20)
标签:

钱塘文化

弹丸之地

艺术大师

超凡脱俗

西泠文化

分类: 旅游札记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西泠文化

      西泠印社,只是西湖边一块弹丸之地,然而它却是古城杭州的一个标志,是钱塘文化的一个沉重的符号,它所承载的艺术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借用今天一个常用的经济术语,它的无形资产可以说是价值连城,这一点不是夸张。

     西泠印社在学术上的严谨性,是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从1913年印社创办起,到解放时期,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泠印社的注册社员只有六十一位,都是在金石篆刻领域内颇有影响的篆刻大家。一般人是没有资格申请加入西泠印社的,以此可见一斑。

      西泠印社在至今百余年的历史上,总共有七位社长,他们都是中国金石篆刻和书画界、艺术界中,每一个时期的泰斗级的艺术大师。他们都在西泠印社这个神圣的岗位,倾注毕生的精力呕心沥血的为之奋斗一生。他们都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其中有三位社长都以九十三岁的高龄,在西泠印社社长的岗位上辞世。这是何等令人感叹的敬业精神,历史上有哪一个社会团体,会在百年如一日的漫长时期内,具有如此之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西泠印社百年来的文化艺术活动更是十分严谨,他们金石篆刻研讨和书画艺术研究活动过程中,起步之高,境界之高,都为我们全社会立为楷模。西泠印社百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附庸权贵的媚态,从来没有过哗众取宠的浮躁,更是没有过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他们敬畏艺术,遵循传统,追求凝练,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如果说令人敬仰的“西泠文化”是一种精神,毋宁说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导致西泠印社百年历史中,成为近代钱塘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今天,当我们漫步于西泠印社那曲径通幽的庭院里,你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充满江南风情的古典园林,他是近代杭州文化的一座伟岸的丰碑。当你看到那长长的碑廊里,陈列着一幅幅精美的金石篆刻作品,那是凝练着数千年华夏文化精粹的闪光之作。当你面对那一幅幅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那是浸润着钱塘千年古韵,承载着古老吴越风情的文化载体。

     在这座艺术的宝库中,我们不仅仅感受到钱塘风情的无穷韵味,更是欣赏到汉字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一朵朵艺术奇葩,更是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让我不由得会想起很多年来我们争议颇多的汉字改革,让我们真切的认识到,汉字实用的便捷和文化的传承,还需找到更好的切入点。看来,传承民族文化之路任重而道远,继承传统艺术的课题探讨还需百家争鸣。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第四辑 <wbr>浙江掠影(二十五)西泠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