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中山公园
我在西湖的滨湖路上漫步而行,高大的法国梧桐遮蔽着阳光的暴晒,给人们带来了清凉的气息。恍然间看见一座园林的大门,门前一对石狮傲然耸立。这就是杭州并不起眼的中山公园,这对一雄一雌的石狮却是明代的遗物。
杭州的中山公园位于孤山,这孤山是西湖最大的一座岛屿,在西湖的北侧外西湖中,其海拔只有三十五米,面积仅四分之一平方公里,是钱塘栖霞岭的余脉。南宋《临安志》卷二十三中记载:“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
孤山的东西两边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这里在唐宋时期已经是闻名一方的孤山胜景,唐代这里建有孤山寺,南宋时这里建有西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清代的时候在此建行宫,成为一座江南御花园,康熙和乾隆皇帝南巡都曾住在这里。雍正时期,这里的圣因寺、灵隐寺、昭庆寺和净慈寺合称为西湖四大丛林。
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丰功伟绩,把破败的清代行宫遗址的一部分命名为中山公园。公园进门迎面石级的墙面上镌刻有“孤山两个大字,颇有情趣的是“孤”字少了那一点,题写的人当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人们猜测是寓意”孤山不孤“的说法吧。
从“孤山”二字两边拾级而上,东侧是一处小桥流水的精美园林,园内叠石为山,小巧玲珑的亭阁桥榭坐落其中,庭院中有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上有一幅用不同字体写成的楹联,读来别开生面。楹联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楹联巧用叠字,顺诵倒读皆可,更有喜欢文字游戏的文人将叠字移位拆开,读作:“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由此可见汉字的绝妙情趣。
现在中山公园里,清代的行宫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零星的残垣断壁遗址。其中的“玉兰馆”,原来是清代乾隆皇帝亲笔御题的“行宫八景之一”。这里原来种植着几株玉兰树,远望若琼枝玉树。乾隆皇帝曾赋诗题咏:
“对峙白琳树,迎阶为我开,判春标雅致,名馆称清裁。
一晌教神往,他时待客来,举王非慕蔺,自分谢吟材”。
原来行宫的奏事殿,是乾隆皇帝会见朝臣的宫殿,是清行宫主轴线第二进的主体建筑。其坐北朝南,五开间加上周边的圈廊。现在仅存有汉白玉云龙纹柱础四只,以及台基等宫殿建筑的基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地垄石、砖砌的柱墩。为了让人们可以感受当年的行宫规模,景区内将原行宫遗址上设置了一个个大玻璃罩,我们可从中略见一斑。
在景区的庭院里,一株硕大的杜鹃树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它植根于山崖之上,枝叶披挂而下,树枝上挂满粉红色的杜鹃花,那艳丽的花朵飘飘洒洒,仰首看去,像是一片杜鹃花的瀑布,不由的让人心花怒放。
园区的东北角上,有一座“放鹤亭”,据说是为了纪念宋代以梅妻鹤子而闻名的林浦所建。如今的中山公园园区林木葱郁,其中留下许多历代的人文古迹。杭州人并称为西湖三怪的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其中孤山不孤,说的就是这里。
在孤山的南麓,是藏品丰富的浙江博物馆,现在馆内收藏有各类文物多达十余万件。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见证着钱塘西湖千年风雨飘摇的历史进程。文澜阁位于博物馆的西北角上,是乾隆年间为了存放《四库全书》,仿照北京故宫的文澜阁改建。现在这些景点都和中山公园一样免费对外开放,以供杭州人民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在闲暇之时前往观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