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辑 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2015-07-24 08:58:59)
标签:

西递古村

徽州建筑

天人合一

审美情趣

极美意境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走进西递古村落
   西递和宏村,是古徽州地区遗存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最美丽的村庄,它的美。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朴之美、简约之美、含蓄之美。
    当你走进西递古村,映入你眼帘的是一片白墙黛瓦的明清古建筑,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徽州古村落建筑群。在高大的胡文光牌坊的西侧,有一座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走马楼”,亦称凌云阁,相传是西递首富胡贯三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夜以继日突击营造而建。现存的走马楼是是重新按照当年的结构布局修建的,他与西邻的七哲祠遗迹连为一景。走马楼是一座翅角飞檐墨瓦白墙的二层的建筑,现在还为游客表演黄梅戏,抛绣球,茶道等旅游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西溪流水穿过石拱桥,曾是西递八景的“梧桥夜月”。
  徽派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天井的构造设计,通常的天井,一般厅前面三间屋四合屋在厅中,徽商巨贾们出于防盗的安全之需,宅邸高大的围墙很少建外窗,天井主要是起到采光和通气的作用,这样足不出屋可见天日。还有一个原因是,徽商倡导积聚为本,不希望财源外流,建造天井就可以让屋顶的雨水流进自家,象征“四水归堂”,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再这样的宅居内生活,独成气候,多了很多安全感。
   徽州建筑和江浙古建筑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将着建筑大都风格统一。结构布局规整,街道经纬分明,纵横交错。而徽州建筑则灵动了许多,一是他们都是按照地理位置依势而建,二是每一座建筑各有不同,许多建筑小品给古村落带来很多清新的气息,带来丰富的趣味性。就连建筑的围墙用材五花八门,砌法也是各有特点,有的圆形院门宛若江南园林风采,就连街巷地面的铺装,相同的材料也会镶嵌成不同的花式,给人一种变幻无穷的美感。每一座建筑都贯穿着主人不同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是徽州建筑艺人聪明才智的结晶。
   西递的古建筑,较之宏村更多了许多原汁原味,没有过于浮华的商业开发,每一座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也基本上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没有让我们视觉很唐突的感觉,更没有不伦不类的败笔。西递人为了传承先人遗存的这块文化遗产,没有过多的急功近利,他们在村头的石碑上留下庄严的承诺:
  “公元2000年十一月三十日,西递、宏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西递、宏村村民的无上荣耀。同时我们也承接了将这一人类文明的成果永世相传的神圣职责,为此,我们西递村民庄严承诺: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誓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文明村落,历史永存。”誓言铮铮,落地有声,体现了西递人维护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
  走进这原生态的古村落,仿佛把我们带入千百年前的沧桑岁月,让我们穿越于远古的时光。这里的宁静屏蔽了现代社会的噪杂,隔断了城市生活的烦恼和喧嚣,让我们在身心陶醉的愉悦中,感悟那悠远岁月的极美意境,感受那回归大自然的恬淡,感受那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十四)走进古村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