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辑 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2015-06-14 08:23:44)
标签:

采石矶

太白楼

太白祠

李白文化园

凭栏远眺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拜谒太白楼

    

    在采石矶翠螺山的南麓,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筑——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而建造的一座园林式的祠庙。

 李白,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卒于762年12月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直被誉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豪放爽朗,喜欢交游结友,爱饮酒作诗。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中国文学史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依翠螺,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

 旧志记载,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因记载过于简单而无法认证。目前能够确认兴建较早的时间为明正统五年。这一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广济寺僧修惠,在广济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寺前建谪仙楼,将太白雕像祭祀于楼上。
     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予以重建,易名为“太白楼”,又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阁和璧的格局。咸丰年间,太白楼毁于战火。现存太白楼是光绪三年由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几经修葺面貌一新。1956年,马鞍山正式建市后,首批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主楼底层为青石垒砌,二、三层是木质结构,琉璃飞檐镶以金色剪边,歇山屋面铺设黄色琉璃瓦,简瓦滴水饰物有鳌鱼走兽,造型古补典雅,挺拔壮观,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太白楼大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为郭沫若手笔。

 顺着楼内木梯可以走上三楼凭栏远眺,你可以看见江水浩浩,白帆点点。太白楼后面为太白祠。祠庙顺应地势的坡度而建,借回廊与前楼的二层相连。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还有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

  进入大厅迎面的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墙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摆放着两尊黄杨木雕刻的太白雕像,一座立像一座半卧雕像,这里还陈列着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太白楼是为纪念诗人李白而建的祠庙建筑,原本只是一组孤立的古建筑群。马鞍山市政府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为振兴马鞍山市的旅游经济,为弘扬李白文化这一历史主题,于2007年春天正式开工,在古老的太白楼基础上,建成这座包括太白楼古建筑群、李白纪念馆建筑群和谪仙园在内的风景园区。

 “李白文化园”工程是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2009年“李白文化园”正式对社会开放,成为采石矶风景区乃至马鞍山市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走出太白楼西侧不远,就是广济寺,马鞍山广济寺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有安徽“佛教祖庭”的美誉。广济寺始建于汉朝,汉献帝兴平元年(194)所建,原名关家庵,主持僧人"智定",以自种为食,长修苦行。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孙权亲自书名"石矶院"。据说乾隆皇帝南巡,还曾着这里住过。

   文革期间广济寺遭到彻底的破坏,至今还没有完整的修复。现在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存的建筑,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像。观音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依然完好,这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六)拜谒太白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