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陇南川北行  第一辑  重温西安  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2014-05-26 09:09:51)
标签:

法门始祖

唐三藏

皈依佛门

潜心研究

佛法经典

分类: 旅游札记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七  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唐三藏玄奘,是中国佛教历史的一代名僧。说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和艺术夸张,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小说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

    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他离开长安西去取经,到了瓜州,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奘帮他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担心玄奘在五峰被擒把他供出来,(在当时协助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一时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过来,又返回,又走过来,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就地盘坐,闭目不视。如此胆识,竟把石磐陀震慑的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终于承认自己的杀机,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骏马,自己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蓝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学习参研佛法。数年之间,他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本地僧人的嫉妒之心。

    一天,一名自以为学问高深的顺世外道,他自伺无人可及,于是在那蓝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闭门不出,任凭他出言狂妄。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 不屑一顾的扯下经义,遂逐条为外道讲解经义。外道闻罢诚惶诚恐,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大度,制止住他,遂让他做自己的仆人。

    过了不久,玄奘要准备与小乘宗师般若鞠多的经学辩论,他反复研读小乘经典,仍百思不得其解。听说他的外道仆人熟读小乘经典,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外道惊异地说:我是仆人,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外道讲解完毕后,玄奘感激他,将他放走。此事一经传扬,全寺众僧无不五体投地,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唐三藏西天取经后,曾在长安城的慈恩寺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潜心研究佛教经典。寺内的大雁塔改建,是他亲自经手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佛教界的重视。

    现在的大雁塔后面又重建了一座题为《法门始祖》的四合院落建筑群,以纪念馆的形式,再现了唐三藏在这里研究佛教经典的一段历史。

    《法门始祖》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大殿里的大门和立柱皆为铜板包裹镶嵌,上面嵌以精美的图案。大殿内墙壁上悬挂着许多大型壁画,用木刻浮雕和铜板雕刻的形式,记录了玄奘和尚去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刻画了他西天取经回来后的轰动场面,还有他受到的隆重欢迎的盛大场面。

    壁画形象的记录了他在慈恩寺潜心研究佛法经典的事迹,刻画了他皈依佛教,毕生投入佛教事业的坚定信念,也弘扬了他在中国佛教事业的地位和丰功伟绩。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陇南川北行 <wbr> <wbr>第一辑 <wbr> <wbr>重温西安 <wbr> <wbr>寻觅唐三藏的踪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