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宁的法幢寺
在南禅寺的左边,并排着有另一个寺庙,这就是法幢寺,也是一座佛教寺院,这让我好生奇怪,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类型,两座寺院并存,似乎全国没有雷同,我抱着几分好奇,走进法幢寺。
经询问,法幢寺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寺院,却是青海省最大的汉传佛教比丘尼寺。
它始建于民国时期的1943年,原来寺院位于西宁市城西区园树庄。由尘空法师主持建造,总占在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有东西南北四个大殿和一座山门,塑像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文贤、普贤、地藏、大势至、观世音菩萨,还有毕提、毗虑遮那等。该寺1979年由润林法师重建,最后一次修整是1982年。寺内重要文物有千手观音画、药师佛、十六尊者等,千手观音画是镇寺之宝。
法幢寺有僧墓塔二座,最早的是尘空法师舍利塔、塔内供奉舍利七粒,火化时有清香白烟,飘向西方。寺中有碑刻一块,刻有《因缘心咒》。寺内珍藏佛经三部,有《法华经》、《华严经》、《般若经》等。本寺著名祖师是尘空法师。
由于2003年为西宁至塔尔寺的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该寺为高速公路让道,便从园树庄搬迁到南禅寺旁边,这里原是“南山文苑”旧址。
现在法幢寺的规模,较之于南禅寺小了很多,豪华程度也略输许多。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殿、财神殿、玉佛殿和大雄宝殿。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顺着台阶步步登高倒也显得很大气。在法幢寺的建筑中,大雄宝殿是一个气势恢弘的宫殿,这座雄伟的宫殿是2009年8月落成的。
在法幢寺寺院的后面一块空地上,有一座白色的佛塔,是纪念源森法师而建造,他生于1911年,三岁剃度出家,1990年以七十九岁高龄辞世,他是青海省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他命运坎坷,却一生虔诚于佛教事业,在佛教界有很高的声誉。
法幢寺现任住持释慈永,青海互助县人,32岁,1985年2月份出家,师徒润林法师,曾参加中国佛教第三次培训班。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青海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青海省政协委员;西宁市政协常委。
法幢寺虽然规模不大,历史也并不久远,但在青海神的汉族信教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每年中比较大的宗教活动有六次,分布在西宁、大通、湟中、湟源等市县的信教群众,都会在这里举办各种法事活动,平时这里也是香火不断。
走出法幢寺,我的心头还是萦绕着寺院的袅袅青烟,眼前晃动着一张张似有虔诚的麻木面孔,对于我这样一个六根不净、心有不诚、却又冥顽不化的人来讲,我实在无法领悟佛法无边的崇高境界。
我实在不知道,也想不明白,在这样一个不和谐的混沌世界,在这样一个缺乏诚信而充满尖锐矛盾的社会里,万能的佛祖究竟有多大的法力?那些心理失衡的香客到底能找回多少心灵的安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