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闹元宵

(2010-02-28 09:48: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拾趣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似乎华夏子孙都知道这个千载不变风俗,何以来之?需要考证。

   元宵节始于西汉,源于广东潮汕地区,正月十五是新春第一个月圆之时,潮汕人张灯结彩,喜庆团圆,所以又称为上元节,还有元夜、元夕之说。天上月圆如镜,家家灯火辉煌,又演变成灯节。这些民俗不断推广,逐步扩大范围,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重大民间节庆活动。以至于华人走遍世界各地,不但不会因地域的改变而放弃这些节日,反而更加隆重,以显示他们的强烈民族回归感和浓郁的华夏文化特征。

   江南才子唐伯虎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笙星歌赛社神。不展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还有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绘出一幅幅沸腾的民间元宵闹春图。

   西方人对于中国民间这些繁琐的节日大惑不解,特别是中国人那种不计代价,不辞劳苦,奔波千里,只求与亲人一见的亿万民众春节大迁移,更是感到不可理喻。这是他们对中国人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的不理解,是对东方文化的孤陋寡闻。

    从远古时代起,那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人们出于对日月的敬畏,创造一些祈祷仪式和祭奠活动,寻求神灵的庇护,这是节日的雏形。人们根据农耕时节的更替,又设定一些节日,通过这些节庆活动,体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规律,又在人们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借以放松情绪,激发情趣,激励人们的生活动力。

   春节刚过,人们欣喜未尽,在杯盏交错的气氛中,迎来了元宵节,扎花灯,猜灯谜,滚汤圆,放焰火。喜庆过后,人们又会信心百倍、意气风发的进入新一年的奔波,创造新的生活希望。

    值此元宵佳节,我奉献一幅长联,以致喜庆:

    辞旧岁,迎新春,只为花好月圆,万家灯火,喜气洋洋,满怀希望,投入新生活。

    忆故趣,瞻未来,但求身体健康,诸事顺利,其乐盈盈,吉祥和谐,营造好心情。

    横批为:祝君每日一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涂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