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去的追忆(一)

(2009-01-09 13:52:17)
标签:

宗教

书法

亚洲日报

老先生

张仲权

分类: 岁月浮尘
               我与铁男
    屈指算来,我与铁男先生相识,已整整二十个年头了。往事如梦,岁月如烟。二十年间,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有近四五年未见他的音信了,不知身在异域的铁男近况如何?

   源头追溯至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的初期,张铁男先生时任北京东方雕塑厂厂长。刚进不惑之年的他,已驰骋大江南北、关外塞西。在从事雕塑事业过程中,他一边承接各种城雕工程和雕塑作品的创作、设计、制作,一边从事雕塑艺术的研究工作、潜心宗教艺术、宗教哲学的研究。当时我单位正准备搞一座以龙为图腾的标志性雕塑,我们慕名找到了铁男先生。因我作为总经理助理,分管这项工程的前期洽谈,才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了他,才有了二十年的交往和其中的不解之缘。
   铁男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粗犷、干练,言谈举止中透出一种艺术家特有的豪爽。以其性格而言,他并非一个外向的人,常常陷于沉默和苦思冥想,谈起话来慢条斯理,在低沉、沙哑的京腔中,潜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底蕴。他不像个生意人,确切的讲,不像个一般意义上的生意人。即使在业务谈判中,他也毫无一般商人的那种趋利意识和讨价还价,在整个洽谈过程中,我们好像不是在谈一件与利益相关的业务,而是象在探讨一件作品。他用老朋友一样的口吻,推心置腹的在表述着一种理念,一种意识和观点。
    张铁男先生字励柔,乳名阿囡,祖籍北京,一九四二年生于青岛。四岁时举家迁回北京,这段经历与他父亲张仲权老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有关。所以,他和青岛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在北京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少年时期即投师于诸雕塑大师之门下,自此刻苦研习,技艺日臻成熟。他尤其酷爱宗教艺术,为研究宗教历史的真谛,他多年以来,北登五台、云冈,南瞻大足石刻、乐山大佛。西进敦煌,东谒泰岳,驱中原龙门、拜少林。亲历祖国名山大川,观摩传统,研讨技艺。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多次参与国内的著名雕塑工程。八九年,日本在奈良是举办一次丝绸之路博览会,铁男先生受到日本友人之邀,东渡扶桑,在现场表演技艺,雕成少女雕塑和仿雕敦煌45窟佛像,其精湛高超的技艺受到日本各界友人的赞誉。令在场的各国艺术家为之惊叹不已。
   铁男先生谦虚好学,才华横溢。言语之间引经据典,博古通今。他对宗教文化和哲学有着很高的见解和研究,这是他多年潜心研究佛教文化、历史、艺术理论的结果。著有《从释教的传入兴衰看中国雕塑艺术的演变》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具有相当的水准。他为人质朴谦恭,从不哗众取宠,他的自雕像题名直取《俺》,可谓朴实无华。他喜好交友,在北京和著名书法家刘柄森先生过往甚密,刘炳森先生亲自为铁男的艺术专辑撰写了《序言》,以示尊重。铁男和老一代书法大家肖劳先生的交往中虚心好学。得益匪浅。
   八六年夏,铁男先生陪父母旧地重游,在青岛度假数日,我得以认识张仲权老先生。言谈中得知铁男的身世,上世纪四十年代,张老先生还是一热血青年,在青岛工作。他在位于现在馆陶路的日本三菱洋行供职多年,是可数的几个中国职员。他娶一青岛姑娘为妻。四二年铁男出生,铁男四岁时日本战败,三菱洋行迁回日本,铁男先生全家迁往北京,定居至今。张老先生在青岛期间,我尽东道之宜,多次与他全家共进晚餐,促膝长谈。张老先生博学、谦恭、儒雅令我叹服,对艺术领域有独到的见解。他酷爱音乐,精通日语,谈吐妙趣横生。老先生虽经历坎坷却境界极高。他对我关爱有加,回北京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老先生一直对我以老弟相称。每年春节总是先来信恭贺佳节,令我诚惶诚恐。
    八十年代末期,铁男先生执意到国外寻求发展,在泰国注册了一家东方雕塑艺术公司。泰国是一个宗教气氛甚浓的国度,华人居多。多元文化的渗透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铁男在曼谷的公司主要从事雕塑艺术创作,为各界名人塑像,同时进行宗教、哲学、艺术方面的研究。他孤身在外,创业艰辛,但很快融入当地的华人社会,经常在当地的华文报刊《亚洲日报》发表著述,阐述艺术观念,弘扬东方文化。九八年七月,华人艺术家魏明先生在泰国举行画展,铁男应邀欣然前往,对其作品极为推崇。他在八月一日的《亚洲日报》文艺副刊以《岚飞生翠常疑雨,峰有真姿不惜春》为题,用半版的篇幅,以独特的角度,丰厚的艺术内涵,对作品的创意、构思、色彩和艺术手法做了全方位的剖析,在当地反响很大。他寄给我的这张《亚洲日报》,我至今仍珍藏着。
    铁男先生在泰国作品颇丰,九八年,他为当地华人领袖创作数尊雕塑,在揭幕之日,泰国总理乃立川亲自前往剪彩。铁男与总理的合影照片也成为我的珍藏,我也分享了他的成就。
   由于泰文苦涩难书,再加上他居无定所,在几个城市间奔波,我无法和铁男直接联系,都是通过北京的张老先生代转。近几年失去了联系,和北京的书信和电话也无法找到,我在焦虑中倍加思念。张老先生和铁男先生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眼前,勾起无限联想·····  
   我祝他们一切顺利,热切的期盼佳音。
                                                                                             2004,2,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感桃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