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听花语
静听花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76
  • 关注人气:8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电影引入到语文课堂

(2012-08-03 08:21:40)
标签:

丰满

楷体

gb2312

微观小世界

《春末闲谈》

分类: 书海遨游:读书感言

将电影引入到语文课堂

——读《和谐旋律光和影》

史金霞老师从2007年起,将电影教学与语文课堂紧密结合。以教材为结合点,有机联系时事,建构主题单元。

史老师在这一章节中,大量引用了学生的写的随笔来证明电影教学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用史老师的话来说,“一部部影片与文本相结合,与现实接轨,与心灵接壤,促进年轻的生命蓬勃发展。”史老师班上的学生很幸运,因为他们在史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看电影——“关注细节,注意铺垫,学会联系,学会比较,体味品悟,领会解读”。这个过程,具有非同凡响的作用——“锻炼思维,锻造思想,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强大的思考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具体说来,电影教学有多神奇的作用呢?

一、电影让思维更缜密,让思想更成熟

史老师在教鲁迅的《春末闲谈》的时候,恰好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南京!南京!》,史老师给学生播放了《鬼子来了》,让学生比较鉴赏。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

电影能培养人的注意力,锻炼人观察力和理解力。因此,观看电影的时候,史老师一般是这样做的:“一开始带领学生看电影,我总是会一边看电影,密切关注影片播放流程中学舌功能的反应,鼠标在手,眼疾手快,在关键时,暂停,回放,适时追问、激疑、点拨、提示。”就这样手把手地教会学生看电影。我想这样的方法值得我们教师学习。而我们在给学生放影片的时候,总是乐得轻松,学生看学生的,不管他们是否看懂,也不管他们是否认真看了。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而我在想,要引导学生看懂电影,我们教师在此之前更应该把影片多看几遍。

二、电影让心灵更美好,让人格更高尚

看了史老师《斑纹》的教学设计,我才知道语文课的内涵到底有多丰厚。史老师首先是还原文本,让学生品读的原文,然后补充了《古典之殇》的序言和一篇短文《多文草木少识人》,接着又观看了法国艺术家的动画作品集《微观小世界》,随后集中交流《斑纹》的读后感和《微观小世界》的观后感。学生在看了《微观小世界》后写下了情真意切的读后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对小动物充满了同情,对人类的肆意妄为充满了痛恨。这就是电影给学生带来的深刻认识。

在孩子们的一篇篇随笔中,不难发现电影带给孩子们的心灵的改变,他们从电影中懂得了善恶和是非,把握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史老师班上的孩子在离开学校,离开史老师后,都和老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因他们真诚地爱着这位老师。我想,也正是史老师教会了他们如何爱,任何让心灵更美好,人格更高尚。

三、电影让孩子们更文明,让生命更饱满

在电影课上,史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文明。“每一次观影,情节虽已结束,但我们总是能够完整地聆听片尾的音乐,完整地看完片尾的制作,完整地将奉献给我们如此优秀影片的人们的名字,一行行看过。”从这些细节可以出,史老师没有说教,没有强制,而是用等待,濡染去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所以说,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在陶冶精神,润泽情感,丰满心灵。

四、电影让语文更丰富,让教育更和谐

一部好的影片,配合教材中的文本来让学生观看,效果就会更好。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确定明确的目标,应用适当的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史老师具体是这样做的,“将电影课与语文教材、语文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在课型上可以设计出各种组合,阅读,写作,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可以与电影课对接在一起,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以电影为媒介去锻炼培养,学生不但兴致极高,而且完成得效果极好。”

史老师的电影课真的让人回味良久,她仿佛为了打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扇窗口,语文课可以如此风光旖旎,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如何借鉴史老师的做法,在小学语文课堂里进行电影课的教学,还要多学习,多斟酌,多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