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燕子专列》有感
(2012-02-24 11:07:40)
标签:
楷体gb2312燕子专列丹顶鹤瑞士政府 |
分类: 教育天地:教学反思 |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天气陡然变寒,燕子受困,生命危在旦夕,瑞士政府呼吁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抢救燕子。于是在瑞士境内,人们纷纷寻找冻僵的燕子,最后将燕子用专列送到温暖的地方去。
这是一个特别温情的小故事,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人类对弱小动物的人文关怀,更能管中窥豹,看出瑞士这个国家的环保特色。在瑞士政府和人民的心中,万物平等,燕子受困,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救助。事实上,瑞士人民的环保意识是非常强的,孩子的成人典礼上接到的最好的礼物一本环保小册子。瑞士的环保意识人人具备,没有人会为了一己私利或者生活便利去破坏环境。环境保护为什么能如此深入人心呢?我想,这是瑞士的文化所决定的。
我想,我们带着孩子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孩子产生对各种动物的保护之心,还要让孩子们意识到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人类和各种动物要平等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同时要保护自然。
应该说这堂课的授课的C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是独具匠心,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开课就是引导孩子们理解“专列”,C老师从“专家”入手过度到专车专列,这样孩子们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专列”。在让孩子们体会燕子的危险处境的时候不但找了大量的冰天雪地的照片,而且配上了一曲揪心的乐曲,这样就把孩子们的情绪迅速地调动起来了。在补充经典诵读内容的时候,C老师选择了《丹顶鹤》的歌曲,孩子们欣赏了《丹顶鹤》的MTV,这样让孩子们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和熏陶。颇费心机的设计,加上C老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组织能力强,因此,课堂效果不错。
当然,这堂课我觉得也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硬伤”,主要是孩子们的读书时间不够。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能够放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但是,孩子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是齐读的,我觉得教师是不是该引导孩子们自由地朗读,不要齐读。
整堂课中,孩子们朗读课文的时间是不多的,不管是放声朗读,是默读,还是有感情地朗读,总的印象就是时间不够,孩子们的读书有走形式的嫌疑。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教师是不是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们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找答案,怎么寻找,聪明的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而少数基础差的孩子只是东摇西晃,根本不知道读书,从书中找答案。纵观整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堂“谈话”课,而不是一堂真正的阅读教学课。
一堂语文课里,我们不但要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而且要看到孩子们紧锁眉头静心思考的模样,而这些正是这堂课里所欠缺的。
在这篇课文中,文本是很有特色的,很值得咀嚼的。如果教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沉下心,静下心,认真品读每一段文字,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朗读,让孩子去和文本对话,去品赏文字的芬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