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谢天谢地你来啦崔永元央视杂谈 |
这是崔永元团队倾力打造的、央视一套每周六晚10点30分起播的一档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仅就频道和时段而言,这就好比虽然坐在头等舱里却是一个红眼航班,不过,当你手扶旋梯的时候,你总还可以说——谢天谢地,你终于来啦。
在一个国庆长假里,我无意中看到了《谢天谢地,你来啦》的试播。我被它所吸引,一开始是因为它的名字。如果你有兴趣,你不妨比较一下央视所有频道的节目表,这么多年下来,还有哪档节目为自己取了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还有什么节目不是只要你知道它的名字哪怕没有收看内容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样标新立异的名字并非没有来由,似乎还隐隐约约地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如果你看过节目就会轻松发现,《谢天谢地,你来啦》里的所有节目都只有一个同样的开头,所有的助演者对所有的主演者说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的名称因此信手拈来。我非常迷恋这样的开头,一点也没有觉得单调呆板,而是觉得它充满了无限的趣味甚至体会到了不同角色说着同样的台词的细微区别和不同韵味。很久以前,我就想着能不能在接下来的起码10篇文字里用同一句话开头,“谢天谢地,你来啦”让我间接体验了文本尝试的乐趣直接省略了文本探索的痛苦。
当然,除了继承,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于模式和设置的讽喻和颠覆。在节目的片头和过程中,小崔领衔的主创团队不厌其烦地、颇有祥林嫂意味地介绍说:出演嘉宾事先没有看过剧本,也不知道扮演什么角色,所有的对白和表演都是临时起意。事实真是如此。在全副武装的郑昊像个资深驴友一样被推进了演播室之后,他才通过《一日一书》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介绍知道他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明明是写钢铁工人火热生活的书为什么取名《棉花》、明明是关于女士美容的专著为什么取名《动物世界》,这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他都得在最短时间内开动脑筋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要命的是他还得给大家念念书的第27页,其实那就是白纸一张,更要命的是他打开书的第52页给大家朗诵一首他创作的诗,其实那同样是白纸一张。就在这样的连珠炮似的被戏耍被捉弄被刁难中,演员以紧张的智力冲浪方式闯关成功得到了另类的现场与刺激,而观众则在要你的好看等你的急转弯中得到了前赴后继的满足和愉悦。对于演员和观众来说,这档节目带来的都是全新的体验,而对于电视媒体乃至文化艺术来说,它的意义绝不只是增加了一档节目,它在策划与创新方面都无异于一面崭新的镜子。没有它的即兴,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僵化和教条的扫兴;没有它的“圈套”,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不管一套还是二套的套圈;没有和它的相见,我们甚至都没有了对于开拓、突破、超越的想念。
《谢天谢地,你来啦》被定位为“充满智慧的大型文化栏目”,就像《非诚勿扰》被贴上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标签一样,两者不约而同地在“家庭出生”和“本人成分”上和娱乐作了彻底的切割。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免担心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追求创新的《谢天谢地,你来啦》能够持续多久。即就目前而言,它也不是没有露出一丝走弱的迹象,很多演员最终只是以单纯的脱口秀勉强过关而大大削弱了角色的戏份和剧本的张力,剧本也开始陷入了程式化和模式化的枯竭危机。我甚至在想,《谢天谢地,你来啦》除了逗笑,就不能引出眼泪吗?
如果有一天《谢天谢地,你来啦》像小崔主持过的其他节目一样走到了尽头,那我只能在期待他另起炉灶之前给他一个建议:最后一期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就改作《谢天谢地,谢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