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里的生命奇迹
(2010-04-06 16:02:33)
标签:
王家岭矿难奇迹杂谈 |
今年的清明节因为115名矿工的“重见天日”而被抹上了一丝特别的亮色——截止4月5日下午三时,山西王家岭煤矿被困井下8天8夜的115名人员成功获救。
毋庸讳言,被困井下的矿工原来很有可能变成冤死鬼,而就在清明节里,他们从死亡线上回到了人间,成为尽管虚弱但却鲜活的生命个体。
8天8夜,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并不算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可是,对于100多名苦难的矿工而言,在地下两三百米的狭小空间里,周遭透水,食物匮乏,身心皆疲,地下和地狱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8天8夜又是何等的漫长何等的煎熬。
所有的欢呼雀跃,所有的激动喜悦,都因为清明节里的生命奇迹,都指向了人类本性的美好一面。
的确,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人,毫无争议地就是那些被困井下的矿工。灾难突如其来,黑暗笼罩,死亡的气息弥漫——大水来袭,他们不得不用腰带将自己挂在矿壁上;饥饿难捱,他们啃着皮带啃着树皮,那些用来生火发电的煤块,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食品;当“生命通道”打通,他们迅即在地下敲打钢管,给出了生命的最强回音;眼看着救援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抵达,苦难的矿工们居然凑在一起编起获救故事相互鼓励。奇迹,首先源于他们对生命的真诚渴望,对生命的极度坚守。是他们写下了生命的坚强,是他们写下了生命的礼赞。没有他们的存活,就没有奇迹。
奇迹的发生当然也离不开地面的救援。没有救援,坚守也会被透支被掩埋。都8天8夜了,没有积极的救援,我们还能指望被困人员自己跑上地面呼吸新鲜空气吗?多少人夜以继日从全国各地赶赴救援一线,多少人争分夺秒只为打通绿色生命通道,多少人为营救贡献了智慧和白发,多少人争先恐后深入井下实施救援。当被困矿工获救升井,一切的辛苦都变成了甜——汗水换来了喜悦,心血化作了捷报。生命的奇迹,依靠救援的奇迹得以呈现,救援的奇迹,因为生命的奇迹得以实现,两者之间,闪耀的是人性的光辉,传递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折射的是时代的进步。
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高调可唱。
人们当然可以惊叹和赞美奇迹,但不能不承认这个奇迹的前提是一个本可避免却已发生的矿难,还不能不承认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因为它并不多见。在王家岭矿难生命奇迹之后,我们需要的是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期待的是奇迹不要在惨痛之后发生,对生命的尊重不要在生命即将消失之前才能来到。而那些梦想以奇迹遮掩罪迹的人也应该被告知:生命奇迹之后,问责仍将继续。反面文章正面做的时代已经过去,将事故说成故事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别忘了,王家岭还有38名兄弟被困井下,他们的生命同样可贵;别忘了,就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河南伊川又发生矿难;别忘了,我们更多面对的是现实,而不是奇迹——如果能够杜绝矿难,那么,宁可不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