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地产路在何方?

标签:
产业地产发展论坛房产 |
http://www.funxun.com/news/upload/2014520154959.jpg
《规划》显示,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城镇化,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针对目前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过分追求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未来单纯以住宅为主的新城新区规划将受到严格限制,而对于现有的新城新区,未来将加强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逐步纠正新城新区空心化。
如此,与传统的住宅和商业地产相比,产业地产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显现出更大的优势。比如生态工业园,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合理规划和运作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避免污染同步转移,因此生态工业园的需求更为强烈,将迎来更多的机会。
同时由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紧张等,给未来的深度城镇化带来了挑战。这样使得物联网等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产业综合体项目也将越来越会受到具有综合开发能力的产业地产开发商的关注。
"对于主流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核心要素无非土地和资金,万变不离其宗。现在流行的高周转模式,其实就是将土地和资金玩得炉火纯青而已。尽管如今互联网思维、服务黏性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在10~15年之内,土地和资金两大核心要素的主宰地位不会被撼动。
但对产业地产而言,土地和资金之外,还有第三个核心要素:产业。在产业地产的概念下,如何理解和融通产业、土地和资金这三大核心要素,就是产业地产商运作的关键。"房讯网董事长、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刘凯先生表示。
作为这个领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应该去设问什么,呼吁什么,倡议什么?
现有的土地法规是否已经束缚了产业地产发展的脚步?
纯粹的生产性工业用地和为产业服务的工业用地是否应该有所区别?7%的配套用地应该如何修改才能适应如今产业地产的发展状况?
是否应该为产业地产专门设立一种土地供给制度和销售监管制度?
用于产业地产的工业用地是否可以分割销售,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分层级(户、层、栋)的机制?原本用于生产的工业用地一旦流转到开发经营层面,是否需要相关的部门批文,而这又是否会造成新的寻租空间?
由此引申开来,产业地产商是否应该拥有明确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又如何与传统地产商的资质审核相区别?
在此背景下,2014年6月20-21日,主题为:困境与突围--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地产,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房讯网(www.funxun.com)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将一如既往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盛大举办。
据了解,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源于2009年6月,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年会,由房讯网(www.funxun.com)发起主办,是中国产业地产及产业园区、金融商务区行业规格最高、最权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