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商业地产写字楼房讯网刘凯房产 |
正如你知道的,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次冰霜雪雨的考验。面对中央调控政策的频频出招,商品住宅市场已经被搅成浑水一片,好不惨淡。而与此同时,商业地产以及写字楼等物业却因不受制于这场调控政策而渐渐起势。为此商业地产界人士顿作集体狂欢状,大喊“机会来了”!
很显然,对于住宅市场是“狼”,对于商业地产是“羊”。这就是当前楼市调控政策对于两者影响最形象的对照。而事实就是如此,观察最近的房产界讨论的话题,你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变化。
是的,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但商业地产市场真的就什么都好?答案未必。
灯红酒绿的高档会所,金碧辉煌的酒店物业,乃至窗明几净的写字楼......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些商业地产再熟悉不过。但现实中,整个中国的商业地产发展又极不平衡,整体发展也只是停留在一个初级水平,危机蛰伏。
不可否认,目前一些城市的商业地产出现了一种普遍情况,一方面是某些地段的项目供不应求,一方面又是其他很多不合理的商业项目,无人买账,市场上同时存在着“过剩”和“不足”。商业地产项目在有些地区已陷入过度饱和的陷阱,而在其他地方又遭到忽视。拿中国的东部和西部的任何两处城市作比较,你就不难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此外,目前市场上也存在着缺乏差异化的项目堆积,造成商圈功能重复严重,使得恶性竞争循环,资源大量浪费。“一些城市中心地区的‘商场扎堆’,确实带来了商家‘贴身肉搏’恶性竞争、商场销售额下降和零售商撤市等后果。”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深表忧虑。
经营管理不力也是商业地产潜伏危机的另一个表现。许多开发商对项目前期的包装、宣传非常重视,对后期经营管理重视不够,经常出现开发商功成身退,投资人被深度套牢的现象。“中国商业地产的根本症结在于专业性欠缺。”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广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增利一针见血的指出。
事实上,大量商业地产在招商方面忽略商业地产规律,不能科学的整合业态,以致于业态组合混乱,进而造成招商难,使得项目成为“人气孤岛”,而这仅仅是“潜伏危机”的一种开始。接下来,作为商业地产的投资者,更应该明白“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含义,它不应该只是口号。
商业地产的集体狂欢会否只是“黄粱一梦”?但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