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二环现象:政府主导下的北京第四商圈模式

(2009-08-17 21:27:21)
标签:

东二环

现象

政府

北京

第四商圈

模式

房产

    写字楼经济作为一种以甲级写字楼为载体,以整合楼宇资源、提升楼宇品质和持有经营为基础,以强化城市功能、带动区域发展为目的经济形态,对集约利用资源、加速产业升级、做强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引起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发展写字楼经济,是东城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明智选择,是东城区推进科学招商的选择,是东城区提高区位形象的智慧选择。
    东二环商务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与CBD、金融街、中关村传统三大商圈并肩的北京第四商圈,并以其良好的产业形象与城市、不断增长的效益、卓越的服务已成为东城区乃至北京的新符号。

    东城区着力发展写字楼经济,决策超前、定位准确、执行到位、保障有力。

    一、决策超前
    东城区着力推进写字楼经济的发展,抓住了当前事关东城区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抓住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如何转型升级的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能为楼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更能有效促进东城区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东城区产业结构,增强东城区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使东城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先机,再次飞跃。北京市委市政府2008年4月正式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8]8号)确定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作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要求进一步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大型企业聚集优势,吸引金融机构的地区性总部和区域性营业机构入驻。

    二、定位准确
    东二环交通商务区把打造“北京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作为写字楼经济发展目标,符合东城区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金融业对商务区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拉动作用明显,正在成为商务区的核心产业,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已见端倪。截至2008年12月底,商务区内已经聚集了金融业法人单位39家。其中,国家级金融机构总部有2家,地区性总部有11家,区域性营业机构有24家。2008年商务区金融业重点税源户缴纳税收总额为14.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63亿元增长147%。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诞生了包括国华投资大厦、移动通信综合楼、富华大厦、新保利大厦、凯恒中心(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所在地)等亿元楼宇。

    三、执行到位
    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强指出:东城区提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开发、总部入驻”,体现了强烈的务实精神。符合写字楼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写字楼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同时也为其他区县发展写字楼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西侧16块地的一级开发全部由政府主导与各总部谈判,有选择性的挑选行业内龙头企业入驻;
    第二,为突出东二环的特色,所有楼宇的外观都经过区长办公会通过,从而形成如今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的楼宇形象;
    第三,制定优惠政策,对于重点鼓励的四大行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通信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的招商进行引导,使其符合产业发展政策;
    第四,培育入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企业参与区域共建,例如诺基亚西门子发起的熄灯一小时、骑自行车送废旧电池等活动;
    第五,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投入几千万的财政资金进行东二环西侧的整体景观规划、以及刚刚竣工的西辅路改造,整体提升了区域层次;
    第六,深入一线为入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软环境。成立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专门负责为商务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一入住,建管办首席联络员会第一时间送上“五个一”,即:一封欢迎信、一份优惠政策、一本东二环折页、一张介绍商务区的光盘和一张联络员的名片,自2004年成立以来,为企业解决几千个问题,得到了驻区企业的一致认可。

    东二环交通商务区总部企业聚集的特征非常明显。一是截至2008年底,商务区已入驻总部型企业22个。其中,以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主的中国公司总部8个,地区型总部6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个。这些总部企业涵盖了能源、信息服务电信、金融、商务服务等主导产业。二是上下游企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围绕已入驻的总部型企业,其下属子公司及上下游企业也逐渐向商务区集聚,总部加上下游企业的“梯型”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截至08年12月底,商务区内已建成的8座总部大厦中随其总部企业入驻总部大楼的下属子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共34家。三是随着总部企业的入驻,商务区也吸引了一些为总部企业产业链提供法律咨询、广告会展、知识产权、职业中介、市场管理和会议服务等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完整。这些配套企业是总部产业链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能够为商务区企业提供全面服务,促进商务区形成一个有机产业集群。

    四、保障有力
    一是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商务区的管理、服务机构。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秉承“服务是我们坚持不懈的永恒主题”这个理念,全力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发展环境。设有专门的服务跟踪小组和首席联络员,全程为企业入驻和保障发展提供便捷、高效、周到的贴心服务。二是东城区政府制定颁布的《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和《东城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两项政策,以财政返还、“绿色通道”等形式,优先鼓励和大力支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总部型企业落户东二环。三是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建立沟通交流平台,营造商务区良好商务氛围。定期组织由商务区内楼宇业主、企业参加的座谈会、联谊会、政策通报会等各种交流活动,促进政府、企业、楼宇业主之间的信息交流,认真听取企业、楼宇业主对我区政策措施、服务和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政府与企业、楼宇业主的沟通交流平台,营造商务区良好的商务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