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街

(2023-12-22 16:06:29)
分类: 吾土吾民

老街


街,老了。人,也老了。

老街,书写了时间在建筑上的留痕。寻觅老街,是为寻觅丢落在街巷里的记忆。

街老了,风骨犹在;人老了,情怀犹在。人在老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不止是走过一条街,而是走过了整个风华正茂的岁月。

午后,阳光洒满冬至,寒潮过后的温暖,激发人随意行走的欲望。

我来到三十三年时常骑车而过的老街。当年,街老,我不老;如今,我和街一般老,我们老在不经意的庸常里。

庸常消解了对诗和远方的畅想,化解了青春萌动和中年困局,溶解了人内心的不甘和怨怼。一切归于平静,还于平常,寓于平安,犹如眼前的老街,处处提示着岁月,却不见岁月。

生命之安定,正在于“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无须证明,这人生的第一站,稳稳地占据着内心第二故乡的地位。在此处,我心定如街,心静如河,心安如乡。

老街依河而建,南北走向。当年觉得那么长的街,如今感觉短了。是我的眼界宽了,脚步厚了,还是街确确实实地萎缩了?犹如人,老了以后身材变矮了?

老街东边,是新城;河的对面,是密集的人家。以河为轴展开,生活区、产业区层层包裹。这个沿河而建的集镇,早已成为名闻遐迩的产业重镇。河流两岸的土地承载不了破茧而出的发展需求,有那么多企业家将产业外迁。无论他们走完哪里,老街永远是磨灭不掉的记忆,河流永远是流淌不息的血脉。

老街若无名人,只是寻常老街。这是老街的尴尬。老街若无名宅,容易沉入拆迁,这是诸多老街的宿命。好在此街犹在,不曾大规模拆迁成不古不今的模样,依然是原生态鲜活生存的街区。

河的对面,叫陈宅,建有街心公园,塑了一尊塑像,是陈家先祖、南宋理学名家陈傅良,是另一历史名人永嘉学派鼻祖叶适的老师。陈傅良雕像站在河边,河流两岸就有了文化气息、历史底蕴和可供追寻的风烟、风骨、风气。

是的,在这里我依然能找到记忆。但记忆在细节处已漫漶。我想找到友人的老宅,但模糊难辨,似是而非。也许人生的许多寻找皆如此吧。

记忆有许多暗处,思绪有诸多岔口,人永远在时间的街口,回不到过去。

老街镶嵌在时光的框框里,老街沉睡在冬节的阳光中。老街枕水而居,飞鸟滑翔而过,穿过浓稠光线,我看到了青葱时代的自己,每天骑车而过,老街如此热闹。

我与青春之我对望、挥手,熟悉又陌生。隔开我们的,是时光!

街老了,不再修饰,衰败是真实的容颜;人老了,不再修饰,沧桑是真实的心境。

人在老街,老街不是路,是记忆的标签。

老街寻路,寻的不是路,是岁月的情怀。

老街在,乡愁在;乡愁融在时间里,融在建筑里,融在不断翻新的脚步中。

老街连着时空;乡愁拴着时空。时空是生命的坐标。没有了这个坐标,我们何处溯源,何时回望?

冬至,我在老街走过;这一天,我吃了汤圆,按家乡的说法,年齿再长一岁。我与老街同增岁,老街与我相揖别。人生终须一别!进,进至更深的尘埃;退,退至更久的缄默。此刻,无语话沧桑,无意挥雅兴,无心揭疤痕,无处写乡愁。

不想说,忘了说,老街叫塘下老街,塘河名温瑞塘河。

老街


老街

老街

老街

老街

老街

 

 

                                               戈月 2023-1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偷渡
后一篇:位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