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樨蒸

(2022-10-09 13:11:54)
标签:

香气浮动如梦似幻

辛弃疾李清照

张爱玲周瘦鹃

梨花阴

阿小悲秋

分类: 城市日记

前些日子留意路边的桂树,都是一副清冷模样,似乎忘却了开花这回事。

正感到失落时,忽然有一缕缕淡淡清甜的香气钻入我的鼻息,深吸一口,寻香而去,但见一株老桂静静立在老宅边,走近了,才在墨绿的叶丛间看到玉珠暗结。

只隔了几天功夫,如今四望,已经是满城桂树着花累累,香气浮动,如梦似幻了。

听见两个老人在闲谈:

一个说:前几日天气真是热昏忒哉!

另一个说:正好就是木樨蒸了。

木樨蒸,是典型的苏州说法。桂花总是在中秋前后开放,如果恰遇天气突然闷热,好像掉头回到了夏天,就称为“木樨蒸”;桂花一经蒸郁,就盛放起来。周瘦鹃曾有诗云:“中秋准拟换吴绫,偏是天时未可凭。踏月归来香汗湿,红闺无奈木樨蒸。”应该也是这几天江南光景的写照吧。

说起来我喜欢的花,似乎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花树,比如杏花梨花,还有就是桂花,前两种爱其色,桂花则是独喜其味了。


木樨蒸


小区里的几棵桂花今年开得分外盛大,忍不住走到桂树下,仰首享受那浓郁而清甜的香气,由衷地重复往年的慨叹:真香啊。——好像每个花蕾都是一个迷你的黄玉瓶,里面藏着经过三个季节酝酿出来的香膏,等到秋之君临,于是欢呼着将亿万小玉瓶中的香膏一起倾泻而出。——这义无反顾的香,让人惊喜陶醉,又暗生无功受禄的惭愧,几乎有点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是好了。

咏桂的名句甚多,我记得的恰恰都是宋词,或者说,在我心里,觉得桂花和宋代的气质最相吻合。

李清照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辛弃疾的《清平乐》: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

张爱玲有小说《桂花蒸·阿小悲秋》。直呼木樨蒸为桂花蒸,海派风格。开篇就写:

“秋是一个歌,但是桂花蒸的夜,像厨房里吹的箫调……丁阿小手牵着儿子百顺,一层层楼爬上来。从高楼的后阳台上望出去,城市成了旷野,苍苍的无数的红的灰的屋脊,都是些后院子,后窗,后巷堂,天也背过脸去了,无面目的阴阴一片……”

没有写到花。但是环境气氛人物心情,分明就是“桂花蒸”,又热又熟又腻又湿。

木樨蒸。桂花蒸。除了贴切,还觉得此中包涵了一种温润的乐观。好像回头再来的溽暑,只是为了成就一场桂花的盛典,好像是老天和人们高高兴兴商量:

桂花要开啦,不过得热几天哦。

好说好说,尽管热!

按此逻辑,也可以给其他天气取个好名头。比如夏天酷暑难捱,但念在荷花需要那样的日照高温,那种烘烤一般的天气,不如就叫“芙蓉煎”?

隆冬霜冷风寒,但是腊梅偏喜冷,那么,最难将息的大冷天就唤作“腊梅冻”吧。

还有春天是风雨不定的薄寒天气,或者就叫个“梨花阴”吧。

面对同一件事,人的感受也是可以刷新的,只需要一个别致而风雅的理由。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

木樨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读脸
后一篇:遥远的美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