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羡慕的“钝感力”

(2022-07-31 13:13:15)
标签:

迟钝的力量

情色文学

敏感

渡边淳一

众人皆醉我独醒

分类: 自圆其说

日本人似乎总是擅长针对现代人的压力、疲惫和困顿,发明一些新词汇,比如:不持有生活;小确幸;治愈系;断舍离;等等。

钝感力,是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因了这位情色文学大师的名声而流传走红。我对渡边淳一向来不感冒,他的《失乐园》、《光与影》、《遥远的落日》都读过,也就是读过而已。

几年前渡边老师仙逝,那时我正准备出差,在别人桌上看到有一本他的《钝感力》,塞进包里,旅途中断断续续读了一遍,居然印象深刻。

按照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以理解为“一种迟钝的力量”,就是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不敏感,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而且,“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感觉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却恰恰能够摆脱世间常识的羁绊,出人意料地获得一些独到的发现和成就。”

我想,倘若没有一点人生积累和伤痛,恐怕是消化不了这番话的,连带着对渡边这个“钝感力”也会觉得不解。——事情搞砸了,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伤害,迟钝一点厚着脸皮,就不会烦恼气馁了?


我羡慕的“钝感力”


渡边淳一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批评和退稿,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用我的稿件是他没有欣赏力。如果我当时过于敏感就此消沉下去,恐怕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如果没有他后来的成功作为注解,这套理论岂不是荒谬绝顶,这不是阿Q精神是什么?

我年轻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和别人相比,一件小事往往会在我的心里停留更长的时间: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这么说她会怎么想呢?等等。因此,也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焦虑不安。年岁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才逐渐变得随和淡定起来。

我当然知道,性格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任何性格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我也犯不着刻意逼着自己变得迟钝,但就像网上说的:许多事看着看着就淡了,许多梦做着做着就断了,然后装糊涂总是会的吧,装着装着也就到了“钝感力”的境界了。

看到一项医学研究:导致胃溃疡的重要原因就是精神上所遭受的持久压力。——我们行业是胃溃疡的高发区呀。即便还没到胃溃疡的程度,但周围很多人都有应激性胃病,一着急一紧张就胃疼,有的已经转为真正的器官性胃痛了,慢性胃炎如影相随,如果哪天胃不痛,都会奇怪:我的胃呢?

反应迟钝也是一种抗压能力,需要修炼。

说两个真正拥有“钝感力”的人吧,也都是我的同行。

有个纪录片导演,曾和我一起去西藏。从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的那一刻起,团队里就不断有人头晕恶心耳鸣眼花,车到唐古拉山口,几乎全体人仰马翻,有两位下了山就直接进了医院,直到离藏那天,才晃着脑袋抱着氧气袋归队。只有那个导演似乎“木知木觉”,毫无不适,手中的摄像机拍个不停,吃饭时一桌人都没胃口,他大快朵颐,对大家的奇怪和羡慕,他解释说,是你们都太敏感了吧?我比较迟钝,对高原反应不敏感。

还有一位前辈。文质彬彬,带一点忧郁的艺术气息,如果大家坐下来喝酒时,他喝再多也是不动声色的,而且谈吐风趣,舌灿莲花,有热血青年看不过他如此的气定神闲,借酒盖脸,起身挑战,几轮“点球”拼下来,小青年都醉得一塌糊涂,被人扶将出去,他只是皱眉微叹:本来喝得好好的,这下乱了节奏。最后是“众人皆醉他独醒”,兀自在那里叹息,看来还是迟钝一点好嘛,对酒精反应不敏感。

好吧我是个俗人,我承认其实我只羡慕这样的“钝感力”。


我的新书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我的微公号:说话的鱼shen

我羡慕的“钝感力”             我羡慕的“钝感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