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鱼
说话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93
  • 关注人气:4,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聚集一处获得的温暖

(2022-02-20 13:51:48)
标签:

村上春树

《奇鸟行状录》

当代的天方夜谭

密码

高墙下的鸡蛋

分类: 那些书影人
   灵魂聚集一处获得的温暖

2009年,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他的获奖演讲是《鸡蛋和高墙》。

“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

这个演讲被广为传诵。这个世界上,毕竟有这样的作家,不把“以卵击石”当作不自量力的笑话——生命是脆弱的,但是,有超出生命存在的某种东西,值得用生命去追求。

说起来,读村上的小说有30年了吧。被广为追捧的《挪威的森林》,我并不喜欢。冲村上的面子,我还看过几个版本改编的电影和电视,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个人感觉,有的作品,天生适合改编影视,比如简·奥斯丁的小说,一段文字就是一幅画面,颇得韩剧神韵;而有些小说,只能靠文字传达魅力,比如村上的书。

二十多年前的某天,那是网购还不流行,我常去书店买书。我徘徊于一排排书架前,突然旁边有人从我眼前取下一本厚厚的书,递给我说:“您看看这本吧!”

见我一脸茫然,他又说:“如果看过50页,你还不喜欢,可以拿来还给我。”

他是书店的大堂经理,一个端端正正、没什么特征的年轻人。据他说,是因为我经常去书店,他注意我好久了,凭直觉认定我会喜欢这本书的。

我把书带回去了,没看过50页,就被深深迷住——这本书,直到今天,都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隔段时间就会来重新读一遍,以致书中的很多段落都能出口成章地背诵。熟人被好奇心驱使,也翻过这本书,最终却无奈地放弃了:实在看不下去啦,它在说什么?

这本书,就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奇鸟形状录》。

七十多年前钢铁绞肉机般的诺门罕战役;中蒙边境上那口令人绝望的深井;每天一掠而过的仅有4秒钟的迷眩日照;“我”跟命运的不屈纠缠,寻找离奇失踪的妻子,摆脱神秘的黑暗潜流……光影交错,目不暇接。

我曾跟这本书的中文翻译林少华先生交流过自己的体会,作为村上作品的权威译者,他居然跟我一样,在村上所有作品中,最为推崇的就是《奇鸟形状录》!他用和小说里人物颇为相似的口吻说:“喜欢《奇鸟形状录》的人不多,但喜欢的人就喜欢得不得了——或者它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亦未可知?”

真的。很难说得清楚迷恋这本书的原因。——作者以淡定的洗练的诙谐的富有现代知性理性感性的笔致与口吻,绵绵讲述当代的“天方夜谭”,想落天外又妙趣横生,让我从此对那些号称“意识流”“穿越体”的蹩脚流水线产品,产生了类乎绝缘的免疫力。

这本书的主人公,也许是村上小说中,最适合做他所谓“高墙下的鸡蛋”诠释者的人——孤独地自绝地撞向坚硬而黑暗的“墙”,在人们都服从于错误和谎言的时候,即使脆弱,仍能站出来说:“这不是真的!”

感谢那个经理。他说向好多人推荐过《奇鸟形状录》,但绝大部分人都还给他了;也不是我比别人高明,我只是在讲述自己与一本书的际遇,就像我也会中意于某款香水某款面霜,一直使用下去一样。

几年后的某天,那位和我常有联系的书店经理,忽然离开了书店。像村上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一般,他转身就走,不说再见,一下子从我的生活里消失得干干净净。

……

这几天又在重读《奇鸟行状录》,遂想起了自己和这本书的相遇,以及那个擅长解读人与书之间的神奇“密码”的年轻人。

是的,我们都是世界上一个个孤独的蛋,面对着形形色色的高墙,“假如我们有赢的希望,那一定来自我们对于自身及他人灵魂绝对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信任,来自于我们灵魂聚集一处获得的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