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里还温暖着的,人情

标签:
旺季见生意淡季见人情美国乡村音乐甜品潮水与阳光退去时 |
分类: 城市日记 |
你去过淡季的海滩景区吗?
在我看来,世界上所有的海岛和海滩都是相似的。每到夏季便斑斓华丽,游轮在海面上浮荡,运来送走一船又一船乘客;各色看得见海景的酒吧,大家都是一身短打,戴着墨镜,喝五颜六色的鸡尾酒、吃各种水果;换着角度自拍,在朋友圈里显摆;店主们端着各种风情菜肴来来回回……
欢乐一直持续到深夜,凌晨街上都有人晃荡着找宵夜……那种时光给人一种幻觉:欢乐永不结束,阳光永远灿烂,每个人都永远25岁。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到了冬天,淡季的海滩是另一个样子。绝大多数露天经营的店面都关了。店主们如候鸟一般离开,经营另一季生意或干脆休息。阳光不那么明媚时,海的颜色也不再蔚蓝,而呈现出铁灰色;风大,雨多,倒是不至于寒冷,但还是感到很阴郁。
这种时候,海滩边居然还开着店,就真是稀罕了。
这是今年春节前的事。我去珠海开会,住的酒店毗邻海滩。几个熟人结伴去空荡荡的海滩上散步,看到这家店开着,就走了进去。——这是个普通的杂烩风格餐厅。菜单只有一张纸,两面字。一面写了各式沙拉、烤串和饮料,另一面写了各种炒饭、乌冬和意面。
老板建议我们去一处晒得到阳光的座位。他送来茶壶茶杯,斟好茶,离去。一会儿,响起了音乐——店堂里只我们一桌客人而已。
菜意外的好吃,是一种朴实的好吃。烤串火候恰好,软硬适度;沙拉爽脆,调味美味。听我们夸调料,老板自豪地插话,调料不是买的,是他自己调的。——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旅游地常见的味儿,那种五彩缤纷、轻盈艳丽的味儿,而是很家常,很老实,很有烟火气。
老板也没有很殷勤地在桌边转,坐在店堂门口,看灰色的大海。
我们开玩笑说,这就是淡季味儿呢:懒得讨好客人,反正也挣不到钱。
结账的时候,看着十分低廉的价格,我问老板:冬天挣钱吗?老板摇了摇头。
那干嘛还开着呢?别人都歇业了呀。老板说,总有冬季来玩的客人,也会来吃饭的呀!
两天后会议结束。我们坐晚上飞机的人,去海滩上打发时间,走着走着又走进了这家餐厅,只有它是开着的嘛。老板认出我们了,招呼我们入座。餐厅里除了我们,多了一对情侣,还有一桌聚会的人,那天是周末。
还是那个有阳光的位置,点完单后,老板除了拎来泡得香喷喷的茶壶,还给我们每人端了份酸奶:厨师早上自己弄的,不介意的话,请尝尝。
音乐已经开着了,轻轻的不扰人,我不熟悉,只觉得挺好听,旁人告诉是美国乡村音乐。
在我们吃得差不多、招呼老板结账时,他点点头,出去晃了一圈,回来时手上端着个小小的树桩蛋糕,说是送给我们的。问他去哪弄的,说是不远处一家甜品店里的,那家店开了十年了,也从未冬季关过门,毕竟“冬天也有客人来玩,也要吃蛋糕的。”老板说,很抱歉他的店里冬天没有甜品,所以买一个作为礼物送我们。
我们很感动,谢了他,夸他大气。老板笑,说:淡季还开着门的店,都是这个样子——就想交个朋友。不是为了这点儿有趣,直接回家睡一个冬天多好?
大概旺季时,大家多少都是为了利益而驱动着;到了海滩上猫比人还多的淡季,潮水与阳光退去时,比较容易看得见还温暖着的,人情?
后记:如今遭遇“淡季”的地方太多了,纠结的人太多了,遂想起了不久前遇到的这个餐厅。
同事怼道:这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意义的。做生意总以挣钱为要义,为人情,你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我默然。心里承认她说得对。看来只能继续挣扎,也继续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