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永远无法拒绝一个坦诚的人

(2019-12-01 13:10:48)
标签: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冬日笔记

侦探卡夫卡

斜杠男人

分类: 那些书影人

保罗·奥斯特,美国当代作家,曾被称为侦探卡夫卡,或布鲁克林的村上春树,用现在的话讲也是个“斜杠男人”: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剧作家/导演……

村上春树见到奥斯特,自陈“以前我就想入非非,以为他可能是个相当高明的乐器演奏家”,于是向他印证从他书里感受到的音乐性,结果奥斯特“否认了自己会乐器”……请想象一下村上春树的“粉丝失望脸”。

库切和奥斯特第一次见面之后(那时库切已经得了诺贝尔奖),写信给奥斯特建议两人相互通信,以“激发彼此的火花”,这些火花四射的坦率信件后来也结集成书了。

……

他迷住很多人的魅力自然不止因为他的颜,当然颜也很重要,比如我拿起他这本《冬日笔记》,首先就是长时间注视封面上他的脸。——而评论家们,则沉迷于他的元叙事、互文性、后现代技巧,也爱拆解他藏在小说里的真实人生之谜。


你永远无法拒绝一个坦诚的人


一个颜值爆表的男人,却偏要靠写字谋生,说他太任性说他是天才都有道理——反正当年在书店看到他的小说《纽约三部曲》:封面黑白,逼仄的高楼间隙,露出书中反复描绘的纤细天空;一个女人走过,持一柄红色的伞,这是黑白之中唯一的色彩。这个封面是我决定买下这本书的理由。——我以为这是一本侦探小说,但读完却觉得,它像一面镜子,那里面是我自己。也不知保罗是怎么做到的?很多人说,在三部曲的每一部最后,他们都能找到自己: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困境,自己的影子。

我也读过他的小说《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和《日落公园》,还读过他的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他的文字总是能一口气读完,还能回味良久。——而这本《冬日笔记》据说也是他的回忆录,啊,这个人任性到回忆录都要写两部吗?

这本书写于2011年,是64岁的保罗·奥斯特在步入生命的冬天之际,以放松的姿态回首往昔,坦然释放私人历史中的庞杂记忆。这种信马由缰的写法有些偷懒,没有《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精致感人,也没有《在地图结束的地方》那么戏剧,讲真,如果不是保罗·奥斯特,它几乎没有什么意义,这里有的,只是奥斯特对之前自己的一次告解和总结,然后起身离开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


你永远无法拒绝一个坦诚的人


比如,他写了生命中直面遭遇的所有死亡:他死于车祸的狗、死于心脏病的父母、死于肺炎的外公、死于渐冻症的外婆、被奶奶杀死的爷爷……写了自己无助的少年时期,困窘的青年时期,他在巴黎的浪荡生活,二十一个“家”的记忆,失败的婚姻和伟大的爱情(他对现任妻子的爱简直从纸页间溢出来)……

他如此坦率,写下了所有不堪的往事、应该挺身而出时却无所作为的遗憾,他写了恐慌症,写了性病,写下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光,以及他如何从观看舞蹈中获得了写作的能量,一个有着“惊人之美”的妓女如何读起了波德莱尔,而他“希望波德莱尔从坟墓里坐起来聆听”……

这几乎是一篇抛弃了所有叙事技巧的谈话,是写给过去的自己的一封流水长信。他写着自己,用的是第二人称,你,而读者的你,总会被唤起与之相仿的澎湃记忆,“因为你对自己从何而来一无所知,你有意识地决定成为每个人,拥抱你身体里的每个人以便成为最完整、最自由的自己。”

但是,谁都知道,生命的冬天跟季节的冬天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之季,没有春天在未来再次降临,这是已无回旋余地的人生,是临退场前的最后时段。那些碎片对于保罗·奥斯特来说,已经微不足道,他捞起它们,试图放在手里重新温暖燃亮,他想以此重新体验点什么,冬日无多,也许他想借微弱的光亮再审视一遍自己?

他在生命的冬天,向世人毫无保留地抖落记忆的碎片。如果希望听听某个过来人聊聊真实的人生,又不善言辞、周围是更不善言辞的长辈同僚,或许可以打开这本书,毕竟作者是个“掌握与自闭人沟通艺术的专家”。

你永远无法拒绝一个坦诚的人,何况他还那么帅你永远无法拒绝一个坦诚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