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现代化城市的明暗波德莱尔巨大的沼泽备选项苦乐之源 |
分类: 城市日记 |
所以在城里待得越久,就越不容易走,终于与现代化的城市同化了,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大概是许多在繁华都市度过青春拼命时光的人们,共同的命运吧?
回老家≈回童年,少忧虑,更熟悉,需求更少,但乐趣也会更少。
现代城市≈成年生活,多烦恼,更紧张,需求更复杂,但乐趣也会更多。
见过了世面之后,觉得老家其实没那么完美,这也不奇怪。人得在大城市有了立足之处加上事业有成,回老家时才会开心。这也是许多人在远方的大城市拼命、以老家为理想的妙处:老家是个永远的备选项,永远在等你回去。人只要有得选,就会觉得还有条活路。类似于,知道冰箱里还有鱼翅海参,那吃白菜萝卜也挺开心;但如果你的冰箱里空空如也,吃什么都会格外委屈。
有个同事是上海青浦人,并不远,但他时不常地对我念叨:唉,就想回乡下老家阁楼上待三个小时,捧着旧漫画看,吃吃五香豆。
我说:你现在在家里,拿个躺椅,举个pad,吃五香豆看漫画,也可以的呀。
同事摇头,说少了点氛围——要有老樟脑味道、旁边是五斗橱、楼下飘来妈妈做红烧鱼的香气、隔壁有半导体在播评弹,这种氛围下面,吃着五香豆、看老漫画,才开心。
说得我笑起来。这画面,我也好熟悉,但嘴上还是怼了他一句“矫情”。
许多时候,我们理想中的桃源乡,其实与我们记忆中的氛围息息相关。老家的床不一定睡着更舒服,老家的饮食不一定真的更香,只是更熟悉,更能让人获得安全感。
又有休假回了趟老家的同事对我说:在这里做事,住在出租屋里,只能叫一份外卖或自己做份泡面;要是在老家,也许老妈就敲敲门,递进来一碗卧了溏心荷包蛋的挂面来。——在老家待着,真是太舒服了,但很容易人就懈怠了,做事的动力也就没了!
你看,即便人回了老家,享着福,心也没有回去,还心心念念在其他地方“做事”。
老家作为一个想象的归去处,很好;真待久了,未必让人开心,又想去远方了。因为人总是这样:自己不在的那个地方,才是最好的。
我想,大概,这才是现代都市中人的苦乐之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