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凉

(2019-09-15 16:57:09)
标签: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沃尔特·司格特

云图

王子街公园

苏格兰高地

分类: 城市日记
  秋凉

   夜里下了一场雨,等我早上看见潮湿的草坪和马路时,它已经结束了。

秋雨来得很低调,在夜里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打开窗子,清爽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吹走了早起的慵懒和夏日的急躁。

潮热的八月,人整天都是晕乎乎的,尤其是在苏格兰爱丁堡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居然习惯了那里的高原凉爽气候,回家后更觉得闷热难耐,喘气不匀,仿佛随时随地都能睡觉,每天都在拼命地与这种昏沉感做斗争,努力保持头脑的清明。——现在好了,终于要结束这种日子了。

没料到秋凉来得这么快,一夜功夫就降落身边,衣架上还是夏季的衣服,虽然加了件外套,光脚穿着凉鞋还是扛不住阵阵袭来的冷意。时尚杂志里的都市丽人,身上裹着皮草脚上却光秃秃地只穿凉鞋,都是骗人的,这种美丽和洒脱,只存在于拍照的几分钟里。

去爱丁堡,是冲着“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去的。


秋凉

秋凉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皇家一英里大街


在八月的这个艺术节期间,爱丁堡城堡的广场上会举行著名的军乐表演,世界各国军乐团的不同演奏风格交相辉映,气势宏大;苏格兰风笛的独特旋律,各种乐队和舞蹈队的助兴表演,再加上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或是奇装异服,整一个眼花缭乱的刺激场面。

走在爱丁堡那条著名的“皇家一英里”大街上,到处是汹涌的人潮,三步一小唱、五步一大舞的人流,或吹奏、或耍宝、或演戏、或引吭高歌,到处是演出,这条大街完全就是一个开放的旋转大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舞者、导演、音乐家、街头艺人和观光客全打成了一片,谁是谁,谁演谁,谁看谁似乎也都不再重要了,那一刻觉得自己的渺小和快乐,沉浸在一种“世界大同”的晕晕乎乎的狂欢感觉里。

人群里还遇到一个来自中国的民谣团队,穿着唐装在大街上表演,交谈之后知道,他们正式的演出在晚上的某著名酒吧里,白天在这里表演,也等于做做广告,又热情邀请我们前去观看和拍摄,可惜两下里时间对不上没去成。好不容易找到 K·罗琳当年写作《哈里·波特》的咖啡馆,里面满满的人,买了一杯咖啡,两个美国女孩挤了一下给我们腾出座位,体验了一把“拼桌喝咖啡”。


秋凉

秋凉

 爱丁堡古城堡(上)和沃尔特·司各特纪念塔(下)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以我们的眼光来看,整个城市不算大,高楼不多,建筑都很有年代感,那些令人动容的百年老屋、长而幽深的甬道、古典主义的广场……兜来转去,一步一景,哪怕分不清东南西北,在不经意间转回了原处,还是叫人大喜过望。

走在爱丁堡旧城和新城的每个地方,只要一抬头,都能看见一座黑褐色的恢弘的哥特式高塔,里面供奉着的是沃尔特·司各特。——司各特就出生在爱丁堡,他写了《威弗利》等27部长篇历史小说,是苏格兰最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享有“苏格兰魂”的美誉,并影响了后来的普希金、巴尔扎克等一批欧洲作家诗人。

这座纪念塔建成于 1846年8月15日。它坐落在爱丁堡市中心最热闹的王子街公园里,与著名的詹纳斯百货公司隔街相对,当你在琳琅满目的热闹街市游逛时,眼前突然冒出这么一座黑黢黢的巨塔,即便是在相对古色古香的爱丁堡老城,其抢眼程度也会让任何人打一个愣怔。——坦白的说,这是我见过的,对一个作家最为宏伟盛大的纪念,初次看见,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

纪念塔高 61.11米,高塔底部四方都是拱门,塔中央是白色大理石的司各特坐像,身穿长袍,旁边还卧着他的爱犬,他作品中的64位主人公都被雕成雕塑环绕塔身。通过狭窄的阶梯,攀登 287级台阶,可以到达塔顶上的一系列观景台,是俯瞰爱丁堡全景的最佳处。纪念塔的建筑材料是从爱丁堡附近开采的砂石,由于石质疏松,在短短不到 200年时间里就变成了这种独特的黑褐色。——这座塔已成为爱丁堡的标志,在很多电影里可以都看到它的身影。我想起了几年前的电影《云图》里的本·卫肖在这座塔上的镜头,“观看了我最后的一次日出,享受了我最后的一支烟,觉得不可能有比这更完美的景致了……”

爱丁堡的八月,温度在20度左右,因为地处苏格兰高地,风永远很大。

而家里的秋天,却没什么风,雨也是沙沙细雨,无声无息,和谁也不打招呼,就这么一阵阵落下来,一层层褪去浓绿,树木在雨水的洗涤下渗出金黄,桂花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