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食品小吃超市九记牛腩马来西亚植脂奶斯里兰卡茶叶盱眙小龙虾 |
分类: 城市日记 |
我家附近有一个食品小吃超市,不管什么时候过来,都是热火朝天的样子,旁边的沃尔玛呀大润发呀完全不敌它的人气。
这家超市卖各种吃的,一日三餐都可以在这里解决。这是个包容的地方,有每个人用力、认真、不得不好好生活的截面碎片——从早九点到晚九点,第一份熟食做好,最后一盘凉菜卖光;从卖奶粉的阿姨轻盈地化妆,到卖龙虾大哥疲惫地收拾东西走人,人潮汹涌而重复,明天还能再见到他和她。
经常的,来不及做饭,就会光顾这里,也喜欢在这里观察世间,舒缓情绪,特别有趣。
早年看《名侦探柯南》,记得某一集和超市有关,少年侦探团从购物小票中推理出买这些东西的人回家后做什么饭,结果居然发现一个人要自杀……当时看这些,只觉得日本人吃东西好严格,食材和菜品完美对应。
其实不用看小票,只看看卖的食物,也可以推出一二呀。
超市里有一个“中环角”,是我最喜欢去的。每每坐在这里,都会想起逛香港时,也是往中环去,在林立的高楼间绕行,原来那些炫目的玻璃幕墙背后,就是老香港家长里短的市井风情。连接中环街市到半山街区的行人电梯,全长 800米,由20多部可换方向的单程电梯组成,给人的感觉是在摩天高楼群之间上下左右穿梭,像穿迷宫一般,而围绕着行人电梯方圆300米的范围内,在城市心脏的缝隙褶皱间,藏着香港最“香”的美味。
比如“兰芳园”奶茶。极小的窗口,探头才能看见里面的伙计。据说兰芳园的老板开店之初煲茶,妻子用毛布缝了一个袋子隔掉茶渣,这个袋子长长的,又被茶叶渍成了棕色,像一双丝袜,“丝袜奶茶”这个名字就流传到了今天——如今坐在家门口的“中环角”里,也能喝到“兰芳园”的丝袜奶茶。一杯好的奶茶,绝对不是茶水加奶这么简单,这是斯里兰卡茶叶和马来西亚的植脂奶,连加进去的冰粒也是冻奶茶粒,即使喝的时候冰粒逐渐融化开来,奶茶的味道也不会打折扣。
比如“泰昌饼家”的蛋挞。透过大玻璃看见制饼师傅双手沾满面粉在揉面团。这里的蛋挞一口咬下去,要用手遮住溅出的挞皮,实在太酥脆了,蛋浆好像果冻一样滑溜,不甜不腻,奶香蛋香萦绕舌间。
最爱“九记牛腩”。一家小店70年只卖牛腩,算不算有性格?据说在香港,它每天都是中午12点才开门,晚上7点准时休息60分钟,让伙计吃晚饭,8点再度开门到11时30分准时打烊,即使这样有性格,依然客似云来——九记牛腩就是这么有性格又这么牛。
如果有时间,你再细找吧。霸王鸭、金钱鸡、莲蓉包、腊肠卷、猪扒饭、许留山甜品……反正很多的中环粤菜名点,都在这里或那里的某个角落静静飘香……
超市的各种菜式码放总是很漂亮,走过时即便不买,也会掏出手机拍一下。拍凉菜图的时候,卖菜的女孩子走我旁边偷眼看我手机,问摆得漂亮不?拍热炒菜图的时候,炒菜小哥低头不语,手下却加倍忙碌;拍小龙虾的图时,卖小龙虾的大叔赶紧躲到一边,给我比手势让我尽情拍,然后又目光炯炯地盯着我问:一看你就是个管理人员哩!你是哪家超市的?你家小龙虾销量怎么样?要不要合作一下……我只能支支吾吾落荒而逃。
晚上10点后,超市的霓虹灯灭了,只剩下它的24小时连锁餐厅的招牌还亮着,如同海上的灯塔一样永恒。室内冷气充足,为玻璃墙面镀上了一层雾濛濛的水气。除了低头用餐的食客,交头接耳的情侣,还有白天不知隐藏在何处的露宿者们,也纷纷在这里聚集。有的人伏在餐桌上小憩,有人专注地整理着随身的几大袋行李,这大概是他的全部家当了。店员不驱赶他们,其他的顾客也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彼此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心情不好的话,去逛逛超市吧。超市里的东西五花八门中规中矩,徘徊在及格线上,像极了人生。偶尔理想主义被残酷现实打击的时候,去超市看看吧,生活选择很多,也可以不选择,生活很重,也可以轻一些。